呼吸 发表于 2019-8-8 21:17

本帖最后由 呼吸 于 2019-8-9 19:23 编辑

银了,银定了,不可能银不了

px22266 发表于 2019-8-8 21:46

感謝翻譯

一堆農業專業文辭翻譯真的辛苦了

barkerus 发表于 2019-8-9 07:49

感謝大大續更,靜子終於要上戰場了.剛剛好可以看到信長對於酒精的用法..
套個北斗神拳的梗--"髒東西就是要燒掉啦~~"

colat777513 发表于 2019-8-9 09:29

關鍵的本能寺快來了,靜子會怎麼迴避呢?還是已經迴避了?

Lisbeth 发表于 2019-8-9 10:15

colat777513 发表于 2019-8-9 09:29
關鍵的本能寺快來了,靜子會怎麼迴避呢?還是已經迴避了?
还早的很,这个剧情还是1568年,离本能寺烧烤大会还有14年的时间。这时候魔王才刚开始上洛,和浅井家还是因为阿市的好盟友状态——稻叶山城都是前一年打下来的,魔王才刚刚开始“天下布武”。

colat777513 发表于 2019-8-9 22:14

Lisbeth 发表于 2019-8-9 10:15
还早的很,这个剧情还是1568年,离本能寺烧烤大会还有14年的时间。这时候魔王才刚开始上洛,和浅井家还是 ...

玩遊戲和看動慢習慣了,就忘記現實時間了

fyfun 发表于 2019-8-10 10:12

靜子還是要被迫上戰場了

開心的種田生活沒囉

67Y010390 发表于 2019-8-10 10:33

本多忠勝留下的文書中有這樣的記載
【我年輕時代的戰争中,因爲人手不足,女性也會進入戰場。男人中有不少人因爲聞到血腥味暈倒,而女性則是習慣了樣子很是冷靜。而且女性還很有膽量,被包圍的時候,最先突擊的也是女性。女人真的很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的宣傳海報有二則

其一:
「我們能行!」——海報中是二戰時期典型的女子鉚釘工(Rosie the Riveter)的形象(註:該形象是美國的一個文化象徵,代表二次大戰期間六百萬進入製造業工廠工作的女性,以前這些工作傳統上是由男性做的)。

其二:「沒有她們,我們贏不了。」

而科普節目流言終結者,某集在試忍耐度,測試結果,為女性(特別是有產子經驗者)較為高

再者許多工地伯母級年齡的女性,其耐力往往比同年紀的還要強

故證明:女人真的很強

bigcat 发表于 2019-8-10 10:34

把一半的狼帶出去
敵人嚇都嚇死了

redtea15 发表于 2019-8-10 10:54

不過出征如果 不露臉光是 主角的身高 應該就讓敵人認為是鶴立雞群的猛將?(帶個面具吧~

Lisbeth 发表于 2019-8-10 19:41

其实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到1568年,静子的改革已经进行了3年,有了初步成效了。这个世界的织田氏拥有大大超过历史上织田氏的经济、后勤等实力——仅仅是部队兵粮就远超历史上织田氏所拥有的水平,能支撑更大规模的军队更久的作战。而且静子带来的其他技术改革也也算初见了——这个世界的六角氏、三好氏会面对比历史上更凶猛的织田军。这样看来上洛之战会打得更顺利,足利义昭会更早被送进二条御所成为将军。然后可能会更早跟魔王闹翻,织田包围网也可能会更早,武田信玄也可能不会在上洛期间病重被迫退兵并死于退兵过程。这个蝴蝶效应恐怕会比作者想到的要大得多

好大个的鸭梨 发表于 2019-8-11 07:21

那个自然农药的效果,,,,,问了种地的老人,表示过去用过类似的东西,稻瘟来了一样挡不住,就是那种用了比没有好的程度,不过自然农业的东西也差不多就那样了

barkerus 发表于 2019-8-11 07:21

Lisbeth 发表于 2019-8-10 19:41
其实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到1568年,静子的改革已经进行了3年,有了初步成效了。这个世界的织田氏拥有大大超 ...

不太想劇透,只能說牽一髮動全身.
織田家在靜子的農業改革下實力遠超其他戰國大名.
而透過大量銷售物產搖身一變成為日本的經濟中心.
其他各大名都會因通商管路的原因而受到影響.
對於某些人來說很不樂見這種狀況就是了.

閃靈刺客 发表于 2019-8-11 13:57

barkerus 发表于 2019-8-11 07:21
不太想劇透,只能說牽一髮動全身.
織田家在靜子的農業改革下實力遠超其他戰國大名.
而透過大量銷售物產搖 ...

堺的那些人嗎?當時外國商人都好像聚居在堺,結果堺的商人成為和外國交易的唯一窗口
壟斷的利益既得者不可能不反抗信長的吧

Lisbeth 发表于 2019-8-12 11:44

barkerus 发表于 2019-8-11 07:21
不太想劇透,只能說牽一髮動全身.
織田家在靜子的農業改革下實力遠超其他戰國大名.
而透過大量銷售物產搖 ...

所以到时候碰到织田包围网的时候,就依靠强大的综合实力直接上去砍爆所有人?浅井、朝仓、武田、上杉等等都会被直接全部打趴么

jihao1234567 发表于 2019-8-12 12:33

好大个的鸭梨 发表于 2019-8-11 07:21
那个自然农药的效果,,,,,问了种地的老人,表示过去用过类似的东西,稻瘟来了一样挡不住,就是那种用了 ...

问题是合成农药需要一整套的化学工业链,这个以静子已经搞出来的技术条件是无论如何做不到的,至少先实验室化才行

barkerus 发表于 2019-8-13 06:54

Lisbeth 发表于 2019-8-12 11:44
所以到时候碰到织田包围网的时候,就依靠强大的综合实力直接上去砍爆所有人?浅井、朝仓、武田、上 ...

佛曰不能說...看下去就知道了..

蓝色小喵 发表于 2019-8-13 11:57

被抓壮丁了,哈哈。

呼吸 发表于 2019-8-17 22:00

本帖最后由 呼吸 于 2019-8-18 19:52 编辑

千五百六十八年 六月中旬 (47)
      信长和义昭在立政寺会见是在那一年的六月二十三日。回溯一些,义昭为了和信长会面是于同年的六月十二日从一乘谷出发。
虽然没有太大的关联,但家康率兵抵达岐阜是当时的六月二十五日。
然后在永禄十一年(1568年)的六月二十六日的那一天,信长根据地的岐阜里人满为患。

“哦哦,不愧是重要压轴事件。”
穿着当世具足的静子看着比肩接踵的人群低语道。
虽然静子平常有骑马,但跟着军队行军的时候要另当别论。因为没有准备饲料和马夫的余力,静子也只好步行行军。

静子四处走动寻找着指定的位置。
仅靠甲胄程度的装备无法掩盖男女间身体的差异,静子是女生这件事很简单就能看出来。所以大部分的士兵都对静子投向了好奇的视线,不过很快就移开了。
静子左边是一般打扮的才藏,右边则是倾奇者打扮的庆次,后面跟着的是凯撒和凯尼希两头狼。
视线全部集中在这样一群人身上,杂兵们不想扯上关系也是当然的。

静子的打扮在小兵们看来也是相当异质的。她背着大型背包,虽然是革制品但收纳口众多,从竹水筒到粮食、维护保养类的工具、旅行套装、解体野鹿用的刀具等等细分装在里面。
虽然原本是用来狩猎野鹿时用的,但背包本身具有较高的泛用性,即使是在战场上,也能够期待它的充分活跃。
还有就是外观看起来不错的复合弓(将绳索和滑轮通过杠杆原理组合的弓)、竹箭杆以及箭筒。

复合弓通常用来狩猎野鹿,即使在陆地上也有着足以自夸的高命中率。但静子还没有用它射人,迄今为止的猎物都是动物。
虽然是高命中率低射速的类型,但性能上依旧不能说是超越了和弓。再加上费事的缺点,说难听了就是高不成低不就的性能。
但是在不知道这种道具的周围的人看来,穿着甲胄背着背包然后带着复合弓的静子真的是非常的奇怪。
(虽然可以调整提高复合弓的威力,但最多估计也就六十磅。不过,反正也不会有需要活用它的时候,最多也就是移动中获取食物使用。)

外观看起来丑就丑点吧。虽然静子是这样考虑的,但实际上她的打扮已经异质到了堪比倾奇者的程度。

过了一会她走到了长可那边 ,庆次突然说到。

“····说起来,胜藏还没有举行元服(戴冠)的仪式吗。”

信长上洛的时候,长可大约十到十一岁。史实上他是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元服,而那也是因为父亲森长可和兄长森可隆的死亡需要他成为森家的家主。
为什么会给出同意他上洛的许可呢,庆次带着这样的疑问歪了歪脑袋。

“作为此前胜藏殿获得了角力大赛的优胜的鉴赏,织田大人给出了准许他从军上洛的许可。”

“原来如此,所以才还是个孩子就参军····啊,到了。”

庆次说完,两个人看往前方。出现在在那儿的是露着凛然的表情骑在马上的长可。
虽然森可成也在他的附件,但再没有其他比长可年龄稍大的男孩了。他的兄长森可隆不出意外的留守在了位于尾张的森氏旧领。

“静子,奉大人之命前来参加。”

“静子之臣前田庆次,同样奉信长大人之命前来参加。”

“同上,可儿才藏,奉织田大人之命前来参加。”

长可刚到眼前,他们便朝森可成致意。

“嗯,事情我听说了。你们三人就和胜藏一起行动。”

“是,明白了。”

简单的寒暄结束以后,三人移动到胜藏身旁。
虽然他以孩童之身参加了上洛战役,但终究不可能让他上前线,所以基本上还是在后方见习。即使如此,胜藏也没有怠于准备,好好带上了十文字枪。唯一一处奇妙的地方在于,他也准备上了复合弓。
但是和静子的复合弓不同,胜藏的复合弓为了能够使用和弓的箭矢,对尺寸做了调整。因为大型化增加了不少重量,另外还增加了皮革制的肩带。

“哦,静子。你也要参加上洛,实在令人佩服。”

长可看见静子后耸了耸肩,虽然他自己有是作为特例参加的,但和静子不同的是,他凛然的态度并不会引起周遭的好奇。

“以后要好好相处哦。不过,且不说胜藏君,我肯定是在后方见习。”

“是嘛?我倒是认为你使弓的手腕相当不错。迄今为止的命中率的比赛也都没有输过不是吗。”

“那是···为了驱逐害兽的活动”

静子村的周围有鹿群活动。二作等人的活动改善了山林环境,而鹿群的活动范围也因此扩大,原本集中的鹿群也变得分散开来。
不过二作那边本来也算不上是好的生活圈,再加上丰富的饵场,鹿群会显得密集也是没办法。
整备山林的环境后,鹿群自然就会分散,但只是这样的话,鹿群的数量并不会减少。不仅如此,因为饵场的增加,鹿的数量反而比前几年更多了。
对于需要皮和肉的二作那边来说虽然是好事,但对于农作业为主的静子村来说就算不上好事了。

以前交给二作村负责的鹿群的狩猎,如今静子村的人也需要参与。于是静子便让长可在其中修行,另外也让庆次和才藏帮忙狩猎。


“不容忽视呀,鹿的大量增殖会破坏森林,如果不调整数量,一瞬间就会把山吃秃的。”

即使是现代日本也存在大量繁殖的鹿群将树木吃光的事。鹿的食害是非常严重的,原本郁郁葱葱的森林转眼间就会变成荒山。
好不容易正被出来的可以让山林保持最大能力的环境,却因为鹿群的活动一下子全部被破坏了。为了不变成这样,需要适当将鹿群的数量减少到一定范围内,还需要时常确认森林时候有遭到破坏。

因为频繁参加狩猎,长可的技术也锻炼到了可以和数量猎人比肩的水平。
复合弓因为其自身的特性可以在稳定拉弦的状态下瞄准,也因此有着较高的精准度。另一方面,和弓需要相当的时间练习,并不是短期训练就可以上手的武器。
唯一的问题在于没有备用的弓,如果发生了必须要用和弓顶替的情况,那么肯定是无法命中目标的。

表面上看起来全是优点,实际上也只有准确度值得一提,所以复合弓在长弓到火枪的交替中甚至无法起到过渡期的作用。说难听些,弓已经变成不上不下的武器了,复合弓再怎么依靠创新和原理来增加威力,终究还是达不到和弓那样的性能。

“不过应该是不会有你的出场的,要说例外最多也就是庆次和才藏。”

“嗯,是呢。”

和长可说话的时候,一个类似传令员的人物骑着马走了过来说了些什么,可惜两人的距离不远不近,有将近一半的内容没有听见,结果只能从听到的内容中推测。

“看来上洛的行军开始了。虽然说的很认真的样子,不过这里应该也就是中军吧。”

战国时代的行军基本分为前军、中军、后军三个部队。
前军对前方派出斥候的同时前进、而中军则是一边进军一边对左右两边派出斥候。

“能听见前军的呼喊声,应该是信长大人说了什么···可恶,也让我听听呀!”

战国时代,军团的士气非常重要。
通常情况下,合战前为了提高士气都会主张自军的正当性和敌军的不正当性而和敌人发生争论。而这样的争论也是左右军团士气的重要的战争,偶尔也会有触碰到对方逆鳞激发了敌人战意最后引发预计外的战斗的情况。
因为也会有血气方刚泄露军事机密的人,所有也会有禁止进行这样的争论的情况。

“嗯,到我们这边开始行军似乎还要不少时间。“

前军发出雄赳赳的呐喊气势高涨的时候,静子悠闲的看着军队的情况。


到即将上洛的时候,阻挡信长去路的只剩下支配南近江一代的六角氏了。
虽然已经在一个月前花费了七天时间说服他们加入上洛军,但交涉终究还是决裂了。由此,信长决定征伐六角氏。在这件事的基础上,信长准备了某个计略。
将织田家臣下的和田惟政派遣到近江·山城,让他将国众(领国内的武士)、幕府奉公众(直属将军的武士)拉拢为上洛军的同伴。
进一步针对庶家,也就是拉拢从本家分离出来的六角义贤、南近江守护的六角惣領家,从而让近江的国众成为上洛军的同伴。
通过这样的策略,信长成功的将畿内的武将拉拢为同伴,同时将六角弱化。

在立政寺对义昭表明要上洛以后的第二天,信长抵达了近江·高宫。
原本这时候是要和信长妹妹嫁过去的、和信长缔结了同盟关系的浅井军合流,但由于某些问题,改成了第二天也就是二十八日的时候和家康合流了。


“就算不那样做,整整两天人马无休····怎么了,静子,肚子痛吗?“

“···嗯,只是在想为什么你会在这里?”

静子眯着眼略带惊讶的看着不知为何坐在自己对面的奇妙丸。

“没什么,父亲让我过来学习学习。毕竟没有比实践更好的训练了。当然,我是不会参加合战的。”

“这种事怎么都好,我是在说你为什么理所当然的就把别人做的饭吃了这件事。”

虽然时值初夏,但战国时代正处于小冰期,所以比起现代来说,平均气温要低些,到了晚上则会更冷。
想做点热乎的东西的静子决定用干饭熬粥。做法很简单,在深底平底锅中将水加热至沸腾,按顺序放入干饭、肉干、蔬菜干,然后加入酱油和盐调味,最后加入有强烈杀菌作用的梅干。
虽然很难说好吃,但作为行军中的食物这样就该满足了。
战时粥完成以后,静子正要给凯撒和凯尼希喂食,奇妙丸就出现了。

“这里就看在我和你的关系,对吧。”

“···哈,之后要还给我哟。如果不好好掌握好自己的粮食的话,储备会一下子减少的。”

“我明白的,之后和父亲说一声,让骑兵把物资带过来。”

“倒卖可不行哦。”

“说什么呢,是正式的分给你····哦哟哟。”

粥差点从勺子上洒出来,奇妙丸慌忙摆正汤匙。
确认粥没有洒出来以后,奇妙丸松了口气,然后用汤匙将粥送到嘴里。

“但是呀,你做的酱油,是叫这名对吧。父亲相当的喜欢。明年要尽快进入正式的生产。”

“虽然不是我发明的。不过大人喜欢重口的东西,酱油和口味正好一致了吧。”

“有可能。以前对鱼酱油也非常满意,为此还赏了料理人一笔钱。”

“···是嘛。话说回来,茶丸君,虽然是在自家阵营,但一个人到处走可不值得表扬哦。”

“啊,好啰嗦啊。连你也像老爷子那样说教。咳病好了以后每天就是学习、训练、学习,也让我玩一会呀。”

“之后挨骂的是茶丸君就是了···”

吃完以后,将两人份的什器和料理工具放到装满水的桶里。
像其他人那样从随军的商人那儿购买食物就好了,等做完以后才发现已经太迟了。
凯撒和凯尼希让静子抚摸脑袋来缓解压力,非常舒服似的闭上了眼睛。但耳朵还是朝着奇妙丸的方向,保持着最低限度的境界。

“说起来,六角为什么不肯加入上洛君?”

奇妙丸朝抚摸着凯撒和凯尼希的静子提出疑问。

“足利殿下曾经呆在六角氏的领地。但是还是遭到了三好三人众的袭击,也许是认为足利殿下记恨着自己吧。”

“该悲叹的不应该是无法守护自己的将军家吗。”

“把问题怪在某个人的身上会比较轻松呀。不过从将军家上一代的十三代将军被暗杀开始,等待着将军家的就只有没落了。现在开始叹息也无济于事。也许是这么想的吧。”

“唔呣···如果没有父亲的力量也不可能完成上洛呀。”

一边说,奇妙丸喝起了欢后的甜酒(麹生产的)

“加入生姜汁以后容易入口多了。说起来提议将甜酒作为军中常备品的就是静子呢,这究竟有什么用呢?”

“···有营养这么一个词。是维持人体机能,需要较多的摄取的物质的总称。虽然有许多细节上的东西需要说明,简单来说,就想成是吃饭时摄取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分为好几类,如果缺少了某些以后,就会对人体机能产生影响。”

“父亲的膳食改变了原来是因为这个。我也受到了不少的忠告呢。”

“因为这是培育强健的身体所必须的。而 米麹生产的甜酒可以提高营养补给的效率。”

甜酒富含维他命B族,米带来的植物纤维、氨基酸类以及葡萄糖为代表的多种糖类。
这类似于营养剂点滴中的乳酸林格氏液加米成分,所以甜酒也被称为饮用的点滴。
同样被称为饮用的点滴的是口服补水液。通常是在水中添加少量的盐和砂糖调和而成。
补水液比起单纯的喝水更容易补充水分,同时还有能够迅速补充能量和盐分(电解质)的优点。如果在里面加入柠檬酸之类的重碳酸作为前驱物的话,吸收的效率可以更加的提高。
静子之前食用的添加了梅干的粥也可以称作是和制口服补水液。
甜酒、口服补水液都是优质的饮品,考虑到砂糖在战国时代是贵重品,所以静子才推荐米麹制作的甜酒。

“饿肚子的士兵和具备健康意识的士兵,你认为哪一个更强?”

“那当然是后者了。饿着肚子的士兵不管在怎么努力都不可能提高士气。”

“就是这样。即使有一万名士兵,如果都处于营养失调的状态的话,是使不出力气的。”

仅仅是改善士兵的营养状态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军力。
但是改善粮食问题并不简单。首先是要将作物的生产力提高到产能过剩的程度。为此,不因战争导致的人口减少而降低生产力的必要供给量的超效率形的农业形态是必须的。
人口中一个人的效率提高以后,剩余的人员就有可能从事其他的行业。
以超效率的农业经营为基础考虑的话,耕作面积、收获量以及10公亩收获量这些都将称为庞大的数据。
要将这些数据统一数据化记载的话,誊写版印刷机就是必须的。
虽然是时间漫长的作业,但考虑到今后会经常使用誊写版印刷机 ,静子已经让技术街的匠人们研究了。

“(1892年左右,爱迪生发明了原型机,但只是誊写版的话战国时代应该也可以想办法···虽然还不到考虑这些的时候)行军也是需要准备各种各样的东西呀。如果能改善为没有浪费的话,应该会变得轻松吧。”

“我是完全想不出来现在有哪里浪费了?”

“虽然有许许多多的地方,但最大的问题是兵站呢。”

“兵站?不是小荷驮(驮马队)?”

小荷驮是指负责搬运军队直属的补给品的部队,和在后方负责各项支援的兵站部队是不同的。

“完全不一样。我说的不是一起上前线的小荷驮,而是兵站将军需品送到前线、物资补给、联络网的确保等等后方支援的问题。”

虽然静子一边画图一边说明,但没能马上理解的奇妙丸只能疑惑的歪着脑袋。
但是他无法理解也并不奇怪。就连被称为作战名人的上杉谦信和武田信玄也多次做出让小荷驮携带大量食物,以此同敌人作战,如果小荷驮没有粮食了就撤兵回国这些事。
这些在战国时代是常规操作,同时也是让秀吉做出买下东海道所有的米然后再攻打北条的不容置疑的常识。

“毕竟后方支援部队的建设比起普通军队来说要复杂得多。而且什么时候能看到效果也是未知数···”

快要说完的时候,静子的肩膀被人轻轻地拍了拍。
说话的静子和听她说话的奇妙丸同时看往那个人,理解到那个人的身份以后,两个人的表情僵硬了。

“好像在说什么很有趣的话题,为了将来的参考,能不能让我也听听。”

上洛军的头领,信长本人面带微笑的朝两人说道。


变成大事了,静子的心中已经没有丝毫的余裕。
让回来的庆次、才藏还有凯撒和凯尼希负责货物的工作以后,信长带着奇妙丸走了,到这里为止都还好。
但是之后,信长说要准备准备便朝房子后面走去,没多久他带着大型黑板和主要的家臣们又回来了。

“机会正好,让这些家伙也参加。”

这可真是一言九鼎,静子也好,主要的家臣的也罢,都不敢说一个不字。

柴田胜家、佐佐成政等武斗派的家臣虽然面带不服的表情,但静子故意坚持装作没看见的作风。
既然被盯上了,即使是静子也别无他法。
而竹中半兵卫及其弟弟的重矩、丹羽则是兴趣满满的感觉。

“那么,首先是兵站和小荷驮是不同的。但在我看来没什么差别,所以麻烦你先说明一下两者的不同。”

“是、是。首先···小荷驮是搬运军用补给品的部队。与之相对的兵站的目的则是维持乃至提高军队的战斗能力。也就是说,战略层面上,兵站负责了战斗以外的所有工作,同时也担任着维持战术行动的展开的任务。”

“静子殿,提个问题可以吗?”

竹中半兵卫举起手问道。这么快就有疑问了呀,静子一边想一边让他接着说。

“不仅仅是我,我想这里的全员都无法正确理解你说的战术、战略的翻译。所以能不能麻烦你从那里开始说明。”

“好的。首先战略指的是为了有效达成目的而做出的长期的计划。而战术则是遵从既定战略的构想,为战斗效果服务的短期的方法。用这次的行动来说明的话,战略指的是大人拥立足利将军。战术则是为了实现战略的方法,包括了征伐六角氏、征伐京都三好三人众等等。”

从规模上来说,战略和战术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所以只能从概念上进行区分。
战略指的是为了让战争整体获得胜利的指导性的策略。而战术指的是为了获取战场上的实际胜利,对战斗部队统一指挥的战术。
二者难以明显区分的理由之一在于,二者有着都是达成目标的手段这一共通的性质。
当然,也有需要考虑的问题的大小,思考时视野的广阔狭隘等等决定性的差异。

“虽然还有其他细节的地方,但为了不至于混淆,这里就只提这两个。接着,说到打仗必须的东西,基本上就是水、粮食之类的生活物资,然后是甲胄、刀、枪、弓矢等武器,还有牛马的饲料等等。再然后就是运送这些物质的兵力,而统括这些的就是兵站。”

虽然不知道是受到了何种影响,但大多数的日本人无法准确理解兵站这个概念。
而这样的人站到较高的立场上的时候,不是对必须接受治疗的人说出【气势不够】这种精神论然后见死不救,就是死抗到补给线岌岌可危的程度,甚至还有不给予食物让人饿死等愚蠢的行为。
事实上,战国时代对兵站的理解基本也就在信长和秀吉对兵站的理解的程度。
二战中,大日本帝国军不断重复着无谋的行军,兵站的概念也就只有出现在教科书上的机能而已。
这也是近代的日本军完全没有理解【具备充实的兵站能力的一方将获得胜利】这一理所当然的事实的证据。

“····你说小荷驮有问题,关于这一点,具体指的是些什么问题。”

丹羽缓缓举起手来。

“小荷驮有小荷驮的优点,所以不能断言说小荷驮不行。但是,军事行动的规模越大,小荷驮的问题就越明显。关于这一点,请让我用东国的上杉、武田、北条来说明。”

选择这个势力是因为用他们来说明小荷驮的问题是最方便的。
三者的战争很难分出结果,其中也有小荷驮的原因在里面。

“武田和上杉曾经包围过北条笼城的小田原城,但到最后都没有得到特别的成果只能撤退,不仅如此,甚至还遭到了北条的追击受到了极大的损害。虽然有北条是在东国第一坚城打笼城战的原因,但最主要的理由还是小荷驮携带的粮食耗尽这一点。”

小荷驮携带的粮食耗尽以后,就无法继续进行作战只能撤退回国。
这是日本合战中的惯例,所以只要坚守的是粮食储备充足的城池,败北的通常是对方。
包围军的粮食先耗尽是当然的。也是因为这样的缘由,战争才会从南北朝时代持续到战国时代。(南北朝:1336-1932,日本出现南北两个天皇的时代。二十世纪初,明治天皇做出结论,以南朝为正统,北朝仅保留名号。)

“小荷驮有着能够灵活应变,根据状况做出灵活应对的优点。但也有运送的物资结束就意味着行军结束的缺点。”

更进一步的来说,大部分的场合都是将百姓雇佣为杂兵和军夫来使用,所以只能在农闲期的时候进行合战。农闲期结束后,士兵们眷恋农作业无心打仗,士气就会大幅跌落。

“但是,如果有名为兵站的补给部队的话,情况就不同了。请想象一下,打仗的时候陷入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的情况。”

也许是想象出了细节之处,武将中的数人微微震颤了一下。而柴田也在其中,不过静子决定假装没有看见。

“持续作战能力,仅仅这一点就是相当的威胁。也正因为摸不清底细,才能让对手感受到不知底的恐惧。”

“···原来如此,总算是联系起来了。”

一直保持沉默侧耳倾听的信长露出坏笑说到。

“几年前,从我捡到你的时候开始,你对推广技术这件事就没有丝毫的犹豫。不久前我还认为你是为了润泽百姓的生活····如果计算的是兵站这件事话,实在是个了不得的姑娘呀。”

“欸···哎,那个?”

莫名其妙的得到了高评价的静子想要解释并不是那样,可是无法很好的组织语言。
而这段时间里,信长对静子的评价则是直线上升。

“首先是进行农业改革,由此来获取更高的生产力。因为如果不这样做就得不到安定供给粮食的能力。接着是大范围乃至全国的提高生产力,虽然会被其他国家知道,但这本来也不是能一直隐瞒的事。最后则是将名为兵站的力量组合到军队中。唔呣···富国而后强兵说的就是这个吧。”

“原来如此。的确,如果有了能够支持行军的生产力的话, 兵站的想法也绝非无稽之谈。”

“她推广的大米、盐、大豆还其他数不尽的作物,不论哪一个都是直接关系到维持性命的重要物资,也因此要大量确保本身就很困难。”

与此同时,其他家臣对静子的评价也是急剧上升。事到如今在做什么都晚了,想到这里静子彻底的放弃了。

(哈哈哈···怎么办···)

静子贯彻的本就是【提高生活水平】这一理念。为此才会推广农业技术,将丝绸、麻线和木棉纳入生产,组建技术街研究和开发技术等等。
衣食住安定下来以后人才总算是有了余裕,利用这份余裕发展教育,国家才会繁荣。
过去的知识好也好坏也罢都是由权力者独占,因为那些知识往往是反抗权力者的武器。
但就算是要考虑那些事情,首先也得让全国民都研修学问。而在这方面的一个重要学说就是福泽谕吉的《劝学》

第一卷有这样一句话【天不造人上之人,亦不造人下之人】,虽然常常因为这段话,让《劝学》被误解为讴歌人类平等的作品,福泽谕吉也因此被人当作是圣人一般的人物。
但是,《劝学》的后面写道【但是,世界上存在着聪明的人、愚蠢的人、贫穷的人、富有的人,身份伟大的人和卑贱的人。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呢?那就是有没有研修学问。】
然后总览十七卷全文,其中不乏种种强调学习重要性的内容,如:“不想称为蠢人就要努力学习”、“不想被权力者压迫就努力学习”、“不想被外国侵略就努力学习”
从这些事上也可以看出他就相当于是浓缩了马基雅维利和拿破仑的超级鹰派老头。

而且在《劝学》中有不少诸如“赤穗浪士?尊皇攘夷?白痴吗?”、“儒学能有什么用?”、“学者自古以来真就没有什么改变呢”这些的内容,是一个能够心平气和地说出危险发言的毒舌老头。

“那么,赶快开始检讨吧”

“(我没有考虑过兵站哟,我只是读了姐姐的书恰好知道而已···)是····”

就算撕烂自己的嘴也说不出这种话的静子只能心不在焉的回应着信长。

px22266 发表于 2019-8-18 00:34

感謝翻譯

直接提升一波武將的好感度
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查看完整版本: [web]【不定期自翻】战国小町苦劳谭【5月2日 61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