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体中文

轻之国度

 找回密码
 注册(右键在新窗口打开)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49|回复: 10
收起左侧

[研究讨论] 【释放压力】世界大战后的故事试写,已经想了很多年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5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anyifei0123 于 2014-12-17 11:04 编辑

这个片段之前我大幅删减之后在11月的片段里放出来过,“@不懷好意的大叔”阁下说有点意思,索性在下就又写了一些扔出来以作饭后笑料。年末了,压力好大,写几笔笑一笑。
这个故事的设定和框架已经在我脑中很多年,还在读书那会就有了。一直不敢下笔写,这次实际上也只是一个尝试,这个世界观到挺大,但是我知道求大求全的作品一般都是失败。所以我希望以点带面,以尽可能少的笔墨来描绘一个被摧毁后重新复苏的世界的一些故事。
标题倒是很多年前就定了《龙的遗产》。
我有些朋友先读过之后说我这是变种的穿越故事或者是衰退型近未来科幻。。我不知道他们说的对不对。。
大家要是有兴趣就随便点评几句。。
PS:世界观基于真实世界格局,如引起不适请忽略细节。技术细节和术语对剧情没有影响,如希望详细了解可咨询度娘。
~~~~~~~~~~~~~~~~~~~~~~~~~~~~~~~~~~~~~~~~~~~~~~~~~~~~~~~~~~~~~~~~
正文

  “高度15000公尺,表速550,无人机群编队正常。”在向雅加达管制塔台进行通报后,雷少校低头又检查了一遍所有仪表,特别是电罗盘的读数,在确定一切无误后终于松了一口气。

飞行表指向上午8时23分,还有2分钟就是战争结束200周年的日子——如果战争真的结束了的话。200年前的那场大战几乎扫平了整个人类文明,,所谓的停战时间其实就是最后一枚核弹头落地的时间。此后在核爆云的笼罩下,幸存的人类开始了艰难的复苏。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被饱和攻击夷为平地,反倒是一些小城市在反导系统的保护下勉强留存了下来,这些地方也成为了复苏的起点。战后前40年可以说是万分艰难,人们几乎种不出任何农作物全靠战前生产的库存物资度日,当时含铅的防辐射面料和活性炭是可以换到一切的硬通货。在战后纪元的50年代情况开始好转,首先是同位素水平大幅下降,大部分的地区都可以“居住”了(虽然还是要时刻带着用老式盖革管和干电池、收音机组装的计数器防患未然);然后就是部分地区,特别是赤道上空的烟尘开始消散,阳光回到了大地。在90年代,部分大型定居点开始出现,并且恢复了长波无线电,美洲的幸存者最初收到了来自澳大利亚的信号,之后过了一年左右收到了澳大利亚和南非的信号,虽然其他地区还是连不上。很快海上航运开始恢复,飞上天空的尝试也不断重复着,采用木质骨架和帆布蒙皮的飞机一架又一架摔在跑道上,但是工程师和试飞员都没有放弃:毕竟他们的先辈可是能够登上月球的啊。

无数的航海、航空探索逐渐重新勾勒出人类世界的面目。除去全军覆没且高度放射污染的欧洲地区外,无数的定居点被标注在了地图上,但是一个不可接近的巨大“黑洞”也慢慢被描绘出来。

雷低下头看着放在膝盖上的地图,他所用的地图是战前协约军军用地图的复刻版,那个“黑洞”在当年的地图上也被精确的标注了出来——一个巨大的浅红色区域覆盖在欧亚大陆东端,西起伊朗高原东至第二岛链,北到北冰洋,南至马六甲——这个圆环上面用血红的大字标明:共和国(敌国)防空识别圈。

在最近110年里所有胆敢闯入识别圈的飞行器和船只全部都是有去无回。雷作为澳大利亚地区航空飞行队的王牌,在追击抢劫运输空艇的空贼机时,亲眼目睹了慌不择路误入识别区外延的空贼机被一个从云中飞出的火球打成碎片——指挥部下发的战前军事科普读物上把那火球叫做“导弹”。
“识别圈还在运转!”所有定居点的居民都做出了这样的判断,“要让共和国知道战争结束了。”但是所有试图和战时的敌国——共和国取得联系的尝试都失败了,无线电没有任何响应,战时的情报文件也指出共和国似乎废止了无线电的使用,使用无法破解的量子通信作为替代:而这对于幸存的人类来说是无法理解的技术。

没有人想去接近共和国的地盘,但是现在却没有了选择,大概在五年前突然爆发了一次严重的空间电磁爆发,一夜之间超过200架飞行器坠毁,北半球所有罗盘失灵,船只迷航(雾霾还没有消散到可以完全依赖星光导航的地步)。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共和国防空圈内部——一颗已经飞行了两百年恰好返回的彗星探测器在进入大气层降落北美洲前按照预定程序给地球拍了照:多个高耸入云的高塔耸立在亚洲东部的多个地点并且持续不断的放电,探测器发现经过这些建筑的光线甚至都出现了显著的扭曲。在新人类联合政府拼尽全力破解返回式卫星带回的宝贵数据的两年间,空点电磁爆又发生了三次,而且一次比一次强。最终政府得出结论:共和国还在开发新式武器,为彻彻底底地赢得战争做着准备。

“派出敢死队!!”众议员跳上了桌子;“派出调查队!!”参议员掀翻了桌子;“派出外交团!!”总统拍了桌子。最后政府作出了决定,派出一支调查队带着新政府的和平倡议和停战公告前往共和国。

当空军司令官也是雷的养父的斯托克将军询问飞行员们是否有人志愿参加时,雷举起了手:为了在电磁爆发中罹难的弟弟奥托克——司令官的亲子,也为了同样坠机负伤而无法再担任飞行员而转任军医的青梅竹马:奥黛丽,为了所有还活着的人。

此刻舷窗外,飞行着超过一千架飞机,其中大部分是最近改造出的无人6发远程活塞式飞机:祈愿-2型,接受长机的无线电指令,在受到干扰(可以肯定共和国会这么干)的时候自动切换为机械式陀螺仪导航。它们存在的目的只有一个:炮灰。在遗留的共和国国土防空力量面前,所有现役飞机都是靶机,只能用无人机分散火力保留有人机。而且像雷所驾驶的大型有人飞机共有10架,代号和平方舟,和祈愿-2一样是在被昵称为“云端堡垒”的C-29远程活塞式运输机的基础上改造而来。其机腹中还有一架可以乘坐数人的新型飞行器,代号和平信使,它们装备着最近刚刚运用战时技术和宇航科技开发出来的冲压发动机与耐热外壳,还搭配了4台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在从母机中投放出去后可以达到8倍音速,俯冲从低空突防,飞行末端使用降落伞减速着落。在突入外围防空圈后,有人机上的人员将全部换乘这种“火箭飞车”全速突入,争取在共和国本土着落。

加油机已经全部提前脱离编队返航达尔文,他们的任务早就结束了,编队正在万米高空飞跃马六甲——这个被飞行员们戏称为“天朝之门”的地方,他们的正前方就是共和国的南海/中南半岛防空识别区。“Mission completed!RTB, NOW!!(任务完成!返回基地,现在!)”雷作为编队长机的指挥官向全编队下达了命令,以有人机为先导,整个空中编队整齐划一地在晴空中画出一道美妙的圆弧,掉头向澳大利亚飞去。训练任务既然完成,那就要立刻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呼叫长机,这里是方舟8号。。”耳机里传来了无线电语言,放射性物质衰变带来的杂音依稀可闻。

雷立刻按下了操纵杆上的按钮,接通了麦克风电源:“这里是长机,8号请讲。”和平方舟8号处于编队的末尾,这是一个很微妙的位置:在进攻时最安全,撤退时却要殿后。所以雷不禁紧张了起来,因为在之前的全程飞行训练中很少出现8号主动呼叫的情况,一定是发生了什么。
“。。额,我的‘傻瓜盒子’刚才响了一下,就一下。”这一句话可不要紧,雷立刻出了一身冷汗,“傻瓜盒子”是飞行员和地勤们对一种从战时军机上拆卸修复的雷达告警器的昵称,这玩意要是出什么动静那就说明飞机被对方盯上了。

“现在警报不响呢?”雷努力掩饰着自己的不安。

“。。。。是的。。。。完全没动静了。”在一段让人忐忑的短暂沉默后终于传来了让人安心的回答。

“注意检查你的‘唱片’,保持记录。”雷长出一口气,然后叮嘱了一句。‘唱片’是新联合政府搞出来的一种磁带式飞行记录仪,当然性能和前世使用的数字化黑匣子不可相比。

接下来的飞行并没有再发生什么特殊情况,相比于过去独自驾驶单发战斗机在大堡礁巡逻的劳累,大型飞机的操作要轻松很多,雷让副驾驶佩雷恩不断利用设在各个地面塔台的无线电定位信标解算飞机位置,据说在200多年前这些工作都是自动化的,而且还有覆盖全球的卫星网络提供定位支持,可惜现在这些都是传说了。当年战争幸存者写下的文件中回忆道在战争爆发的第一瞬间,交战双方都不约而同的向太空轨道发射了大量的导弹以期摧毁对方的卫星系统,现在应该没有卫星留下了吧。

“机长,我们快到了。”佩雷恩少尉的还稍显稚气的嗓音把雷的目光拉回了仪表盘,他一扭头,少尉立刻贴心地把标明了飞机目前空域的飞行地图递到雷眼前。地图清晰的标明了编队正在进入澳大利亚飞行情报区,“图上作业不错。”雷夸奖了自己的见习副驾驶一句。

按照程序,雷保持无线电接收机开机,并且把频率调到了飞行情报区区域管制的刻度。与过去不同,现在所有会在共和国防空识别圈周围飞行的飞行器都关闭了应答机,因为工程师们坚信共和国的电子战部队有能力利用二次监控雷达诱骗应答机发出信号暴露机群的位置,虽然在雷看来这完全是杞人忧天——“别人主动的一次雷达恐怕比我们飞机还多。”但是他还是执行了司令部的命令,全程关闭应答机。但是这样就只有靠自己手工解算飞机的位置,然后主动呼叫地面管制,因为严重缺乏大功率一次雷达的地面塔台不能准确知晓飞机的位置从而提供引导与飞航情报。

在雷呼叫之后,耳机里传来了区域管制员的声音:“罗密欧-1,请保持航向,下降高度至5000,以0042频道与达尔文进近管制员联络。”罗密欧是长机的无线电代号。

“罗密欧-1明白。”雷调整了频率,“罗密欧-1呼叫达尔文进近管制,请求引导。”

接下来就是连续不断的沟通和操作,起降阶段是大型飞机飞行员最忙碌的时候,但是无人机群却缓缓转向向阿拉弗拉海飞去。因为无人机的安全降落目前是个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所以设计师索性给祈愿-2装上了船型底部和收放型的浮筒,直接在海面降落和起飞。这个过程由地面塔台遥控指挥,海军负责回收,有人机就可以甩开膀子径直返场降落。

降落过程非常顺利,机场管制塔台早就做好了准备,清空了跑道,10架巨大的和平方舟先后安全完成了降落滑跑最后停在了指定的机位上。
“佩雷恩,你再检查一遍就先回宿舍去吧,今天晚上我要外出。”雷确定锁闭飞机无误之后,拍了拍少尉的肩膀,“今天你做的很好。”然后就提起自己的装具走出了驾驶舱,把嚷着“谢谢长官”的佩雷恩一个人扔在驾驶席位上。

机舱里一个娇小的身影正坐在医务官的位置上艰难地脱着空军防弹衣。那是一种供长时间保持坐姿的飞行员和炮塔机枪手设计的防弹衣,简单粗暴地把一堆小钢板用阻燃布料缝在一起抵御弹片和小口径枪弹的伤害,在最近几年和空贼的冲突中已经被证明很有效,但是它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实在是太重太闷了。

“奥黛丽,别急,我来帮你。”雷快步走过去,小心翼翼地帮助奥黛丽脱下了厚重的防弹衣,露出了已经被汗湿的纯棉空军衬衫,妙曼的身材显露无疑“只是训练,没必要全程穿着防弹衣。”雷轻轻地把微微脱力的奥黛丽扶了起来,这个小他五岁的儿时玩伴已经只矮他一个头了。
“哥哥,这是规定,一定要全程穿着,而且要是现在不习惯的话,到时候。。。。。。”奥黛丽扒着被她称为“哥哥”的雷的手臂站了起来,她嗔怪着,柔中带硬的嗓音给雷一种舒心的感觉,但是当扶住奥黛丽后背的一霎那,那凹凸的坚硬触感又将雷带回了残酷的现实之中——那是烧伤的疤痕。就在两年前的电磁爆发事件中,奥黛丽和担任教官的奥托克驾驶的教练机坠毁在了跑道尽头的树林中燃起大火,奥托克殉职,而奥黛丽被融化的飞机蒙皮直接淋到了后背上,虽然最后得救但是她的飞行员梦想就此和奥托克一起去了另一个世界。

雷不由自主地愣了一下,但是奥黛丽已经敏锐地察觉了,她蓝宝石一般的眼睛波澜一暗,便轻轻推开了雷的手。

“奥黛丽。。。。。。”雷立马想转移话题。

“哥哥,”奥黛丽却抢先说话了,她直勾勾地望着雷,“我说过要和哥哥一起飞翔的,我已经失去了一个机会,我绝对不会再放弃这次机会的。”言罢,奥黛丽提起医药箱就从地勤打开的舱门走下飞机。

雷当然知道她说的是什么。当雷第一次教练机放单飞归来走下舷梯的时候,从小玩到大的邻家小姑娘奥黛丽就和斯托克将军与弟弟奥托克一起站在跑道旁,她第一个跑过来,高兴的嚷道:“我也要开飞机,和哥哥一起!”那个灿烂的笑容雷至今无法忘记。

现在这个特殊任务飞行队缺乏军医官让已经无法继续飞行课程的奥黛丽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她不顾雷反对加入了飞行队,对于这种单程飞行志愿者上级是来者不拒的。无可奈何的雷摇摇头,也随之走下飞机。
发表于 2014-12-16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怎么好像看过呢,原来是在11月片段里面啊……排版还是注意下吧,大幅减少阅读的欲望啊……

从内容上看,是个慢热型的文章,世界观比较庞大,在文中不停地穿插各种解释,拖慢了节奏,没耐心的人或许会看不下去吧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7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月寒 发表于 2014-12-16 23:52
我说怎么好像看过呢,原来是在11月片段里面啊……排版还是注意下吧,大幅减少阅读的欲望啊……

从内容上看 ...

谢谢点评,我会注意改进
发表于 2014-12-19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设定确实很有意思,文字也很流畅,实在很有看头。
说明与设定不必一股脑地甩出来,可以在情节的展开中逐步透露。
能吸引人、打动人的是角色与情节。而现在看来,他们都被淹没在大段的说明之中,弱化了这些十分传神的描写。
发表于 2014-12-19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不学学旅行者一号,派一架载着和平信息的无人机过去呢
无人机怎么看都会比有人机小吧,而且木制比金属制的飞机在雷达上也不容易被发现
发表于 2014-12-20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设定和人设都很棒呢!楼主加油哦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0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ww 发表于 2014-12-19 20:58
……为什么不学学旅行者一号,派一架载着和平信息的无人机过去呢
无人机怎么看都会比有人机小吧,而且木制 ...

谢谢您的建议。
这个和设定有关,主角他们当时的技术水平处于二战末期,没有能力制造和操作远程无人机,无人机必须依靠有人机的无线电指挥(文中已经提到),体积也很大(二战时的无人机大都由轰炸机改造)。而共和国是处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技术水平,地面警戒雷达和预警机一应俱全,无论是木头还是帆布都逃不过监视(这个我后文会提到,还没写到)。另外,就算是无线电遥控也不可靠,因为共和国会进行ECM。可以参考在下发在11月片段的超级剪辑版,无人机+有人机编队在进入共和国防空识别圈后一分钟内就遭到全频道阻塞压制,这种情况下无人机只能依靠既有航向和机械式陀螺仪继续飞行。主角所属势力的战术也还是二战水平的高空突防,所以派出千机编队似乎就成了最合理的选择。
最重要的是共和国目前对所有飞行器采取的是无差别击落的政策,呆板的无人机显然无法应付这种情况。
现在在下所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对您说的这一堆东西自然而恰当地融入故事之中。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0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懷好意的大叔 发表于 2014-12-19 14:41
设定确实很有意思,文字也很流畅,实在很有看头。
说明与设定不必一股脑地甩出来,可以在情节的展开中逐步 ...

哦哦,大叔来了啊,欢迎欢迎。
您说的就是我现在纠结的,以至于暂时没有继续向下写。怎么在故事中自然的铺开世界观真是巨大的挑战,我第一次校稿就发现说明已经多到冲击到了剧情和人物的描写。但是我又要面对没设定就没剧情的现实矛盾。我正在修改,改出个初样之后再发出来看看。
发表于 2014-12-21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看二战德意志胜利的题材啊……
发表于 2014-12-22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wanyifei0123 发表于 2014-12-20 20:52
谢谢您的建议。
这个和设定有关,主角他们当时的技术水平处于二战末期,没有能力制造和操作远程无人机, ...

我觉得你可以参考一下抗战时的“传单轰炸”,毕竟训练飞行员需要很长时间,制造一架飞机却很快
能尽量避免人的损失就尽量避免,嗯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ww 发表于 2014-12-22 22:34
我觉得你可以参考一下抗战时的“传单轰炸”,毕竟训练飞行员需要很长时间,制造一架飞机却很快
能尽量避 ...

谢谢您的关注和建议。
但是新的修订版已经写出来了,低速的活塞式无人机在防空识别圈外围就会被击落,那里距离共和国本土还有2000多公里,传单看不到的。当时主角阵营的技术还没有办法制造超音速无人机,喷气式飞行器都需要人工控制。
剧情上我已经遭到合理性优化的方法了。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轻之国度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5-17 23: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