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体中文

轻之国度

 找回密码
 注册(右键在新窗口打开)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22|回复: 27
收起左侧

[研究讨论] 希望大家发表一下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小说的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4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学数学很苦手
想要写《战争计算师Battle Calculator》这本小说。大概的内容是少年少女穿越到和人间界相邻的“XX界”(管它是什么界),通过解开敌人设置的“数学题目魔法机关”来破坏敌人的阴谋。
也就是说普通的异界战斗小说中的魔法咒文变成了解题过程,那样的感觉。
虽然让读者看得下去很是麻烦,不过这部分我会努力地将数学解题过程讲得生动有趣形象化。
想要知道大家对于《奋斗吧!系统工程师》《数学少女》《滨村渚的计算笔记》之类的文章有什么看法?是绝对不看还是只要有趣就看?觉得怎样的写法比较合胃口?
以及其他的一些读后感也欢迎告诉我。
发表于 2014-8-24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起来calculator的意思是……计算器?
干吗不用战斗数学家?= =

评分

参与人数 1轻币 +1 收起 理由
黑化小猫 + 1 疯狂科学家不是更有趣?= w =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8-24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要说的话我觉得奋斗吧系统工程师这本轻小说值得你借鉴

来自:Android客户端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府西路
发表于 2014-8-24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怒吼の進擊之人 发表于 2014-8-24 19:10
一定要说的话我觉得奋斗吧系统工程师这本轻小说值得你借鉴

来自:Android客户端

讲大道理没人喜欢的,通话寓言这样用故事讲理的倒是大家乐于接受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发表于 2014-8-24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怒吼の進擊之人 发表于 2014-8-24 19:17
讲大道理没人喜欢的,通话寓言这样用故事讲理的倒是大家乐于接受

来自:Android客户端

我个人还是觉得

大家喜欢的小说类型都不一样,内容接不接受还是要看个人喜好的O(∩_∩)O~~。
发表于 2014-8-24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ClockWork·Planet——时钟机关之星”这本轻小说可能会对楼主有所帮助O(∩_∩)O~~
发表于 2014-8-24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灰色巨大鳍 于 2014-8-25 11:34 编辑

喂喂,系统工程师那个明显是挂着羊头买狗肉吧?
————————————————————————
啊,如果是写专业类的东西,请务必不要写的太浅显了。
“你看,这里只要用一个sin,就会变成一条神奇的波浪线了。”
“厉、厉害耶!FD君!”
“真不愧是FD大爷!已经逼近第四象限级的数学等级了吗?!”
“我们的王国有救啦!”

……
……
厉害个屁啦,光2014年全中国就有两千四百万在校高中生会搞这个的。
——————————————————————————————————
乐屁啦,少看地摊文,多百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轻币 +1 收起 理由
wangww + 1 两千四百万……乐死我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8-25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ww 于 2014-8-25 10:26 编辑

        咱没读过楼主列举的那些小说,所以不清楚数学该怎么写得有趣。不过就咱阅读军事小说和科幻小说的体验来看,咱觉得,对于专业性强的小说而言,真实性准确性是第一位的,趣味不能说不重要,但对于内行的人而言,除非你的谬误不大,或者你已经声明这不是“硬”小说(参见硬科幻解释),或者读者能自行找出他们认为合理的解释(虽然这个解释由作者给出会更好),而且故事有趣到能让他们一笑而过,否则……再有趣也是没有用。

        记住,写这类小说的优秀作者会这样:内容深奥严谨,表述浅显易懂,而不是反过来——那叫故弄玄虚,说难听点,就是装逼。
        装逼装错了,后果很严重。
        以下是一个(在我看来)从科学和文学角度都彻底失败的装逼例子,作者浪费了大段文字,其实写的不过是一个人施法和劈砍的动作而已。
        (PS:生物的部分我不明白所以不从科学角度评论,但这么多文字真的有意义吗?你还不如把精力放在显而易见的细节上)
        (PS2:第二段就没法不评论了,17.6eV是氢原子电子从基态移动到无限远距离所需要的能量(即摆脱原子核束缚所需的能量,这是个极限值),实际将氢原子的质量变成能量所得到的数目才不是这个数字(9.3*10^6 eV,这是前一个数字的52.8万倍))
        (PS3:氢原子加一个中子确实是叫重氢,但重氢再加一个中子不叫三重重氢,叫超重氢,或者氚)
  随着咒式的程序,别称红肌的慢缩肌纤维中的柠檬酸循环,利用氧气以最佳的效率分解肝醣与葡萄糖,转化成三磷酸腺苷(注:即ATP 于生物体内传递能量)。而在被称作白肌的快缩肌纤维中,以最佳效率利用肌磷酸(注:即CP)与三磷酸腺苷,藉由代谢ATP—CP产生肌肉收缩的能量,被强化的慢缩肌与中间肌纤维之间,进行强力的神经传递,合成大量的肌磷酸三磷酸腺苷。
  负荷过重时,韧带与关节的高尔基肌腱器,会将讯号传达到脊髓,抑制运动神经元的活动。为了防止韧带或关节损伤的脊髓反射,只会送到高尔基肌腱器发出讯号的运动区,由脊髓发出的抑制讯号,会强制停止人体的动作。
  由腿部的缝匠肌到腓肠肌、大腿四头肌、臀大肌与臀中肌,以及身体的腹部外斜肌与腹直肌、前锯肌与胸大肌,还有背后的大菱形肌、阔背肌、斜方肌,加上双肩的三角肌,手部的上臂三头肌,上臂二头肌,全身一共有约四百种、六百五十条肌肉被强化膨胀到极限。吉吉那身上凝聚了超乎常人巨大的力量,灌注在刺入龙颚的屠龙刀柄上,往前方劈击!
  视线染为虚无的白。我发动的是化学炼成系第七位阶「重灵子壳狱瞋焰霸」。
  在氢原子里添加一个中子合成的重氢原子,和加上两个重氢原子合成的三重重氢原子以极低温使其液化,照射持有负电核的牟子。负牟子束缚原子核,中和核里的电核。
  接着束缚在原子核内部连结着阳子和中子的介子等,微缩世界以世界为型,将复制出的核子从神的缚锁中解放。原子核同性相斥,生成氯核。
  只要质量变换成热量,单一个原子就能释放出十七.六电子伏特的热量。炼成后只要一公克的重氢原子和三重氢原子的涓滴引发核融合,就会产生超过三亿焦耳的莫大热能。超超高温在空间转移时会一面减弱一面收缩。重金属瞬间沸腾蒸发,周围大气里的原子核和电子游离发生电浆化现象。
  核融合的烈焰狂吠,灼烧着妮多沃尔克的身体。船内刮起光与热的爆风。
  禁忌的咒式卷入白与绋红的光,最终消失无踪。
  以下是约一个月前看到的一个设定,后面提及的什么建系啊生物反馈啊相对速度啊这些中学知识就不说了,太长。
  我们只看这段——据TAB本人听说的说法(我不确定,欢迎求证),集成电路的效率并不高效呢……
“Electronic Brain”

        直译为“电子大脑”,里世界组织“Introspection”的一项计划,内容为借鉴集成电路的高效处理方式,用手术将人的杂乱无章的脑细胞重新编排、分区(并没有植入任何电子机械),提高大脑运算速度和信息处理效率,简单讲就是用人脑模仿电脑,从而将人脑的推理能力与电脑的计算能力完美结合。改造成功的对象可以获得每秒浮点运算一百万次起的运算速度,顶尖者峰值运算速度可以媲美超级计算机。

     以下是一个不算失败但也不能说是成功的文段,来,欢迎点评。
        刹车已经解除,机长得以把推力手柄压到起飞位,以让飞机在最短时间内获取足以起飞的速度。这是罗伯特最为紧张的时候,他要替忙于操纵的机长监控四块屏幕,数十项数据,并分析异常与故障背后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个数据异常真的无伤大雅吗,还是必须采取紧急措施以力挽狂澜?
        这就是监视飞行员,罗伯特•昆塔尔的职责。
        “推力调定!”
        当象征着推力大小的EPR(引擎压比)达到设定值时,罗伯特大声喊出这句话,以让机长知晓飞机有足够动力完成起飞。但他还不能懈怠,他必须更加细心地留意屏幕上的数据(特别是引擎)。因为,哪怕只是引擎尾气温度过高——这在老旧引擎上是常见现象——也可能预示着引擎漏油,一场火灾即将到来。
        拖着火尾的导弹很炫酷,拖着火尾的客机可不适合这么形容。
        “一百节。”
        现在是检查空速表是否一致的时间,如果忘了这一步,那么,当两块表读数不一致时,你就得花心思纠结该信任哪一块表了。这往往毫无结果,更重要的是,也许飞机就在你犹豫不决的时候撞了山。

        幸好,这架载着一百五十六名乘客、快要驶过一半跑道的I411一切正常,不过女孩就没那么幸运了,即使窗外引擎轰鸣,安德烈也能听见她在悲鸣。
        他唯一能做的,只有紧握女孩的右手,仅此而已,但这就够了。
        “谢……谢谢。”

        起飞,还是中断?这是个问题。机师们讨厌把拖着火龙的飞机带上天,但因为速度太快冲出跑道的惨剧,往往比故障本身还严重,何为中断与带伤起飞的分水岭?
        “决断速度!”
        其实,罗伯特喊出这句话的时候,机长还有三秒钟来决断,三秒之后,无论情况如何,这架飞机就只能铁了心起飞,无法停下。
        “抬轮。”
        离地前的最后一步,至此,没人能阻挡斯航163号飞向天空。可就在这时,一直保持静默的耳机传来凄厉的叫喊:
        “Mayday,Mayday,Mayday,这里是驼峰九号,我们遭到导弹袭击,二发(引擎)漏油且失效,请求引导回原机场迫降。”
        “阿尔罕莫塔台收到,驼峰九号,请转到军用频道……噢,天!斯航163号,立刻中断起飞!立刻中断起飞!”
        “塔台,我们不能中断起飞。”罗伯特心里很清楚,过了决断点的斯航163号必须在空中绕一圈,才能对准跑道降落,他冲耳麦大喊,“我们停不下来!”
        “好的,请采取……离场……”
        几声刺耳的鸣响盖掉了塔台的话语,罗伯特请求塔台重复指令,却发现耳机已经淹没在哗哗的背景噪音中,接连换了几个频道也是如此,没有回应。
        “该死,我什么都听不见!”
        他看向身边的机长,却发现对方一脸凝重。
        “坐稳了,罗尼。”
        话音刚落,罗伯特只觉身子一沉,肩膀撞到了椅背上。他瞄了一眼引擎数据,EPR正在蹭蹭地往上升,很快就将额定数值踩在脚下。他不敢看旁边的飞行姿态仪,但有一个事实不用看也能知道——
        斯航163号,一架民航客机,正以极限机动下才能有的速率向上爬升。
        “我们得爬到一万英尺以上,这样我们就能甩掉那些便携防空导弹,”机长低沉地说着,大滴大滴的汗珠从他两鬓滚落,“和乘客解释下,就说飞机要躲避鸟群。”
        “明白。”
        罗伯特擦擦额头,抓起手提话筒,而在窗外,一幕令他终生难忘的惨剧正在上演。
        视野中出现了一架正在朝反方向飞行的土黄色军用运输机。它左翼内侧的引擎已经停转,后面拖着一条长长的火龙,两边机翼的连线没有呆在正常飞行时的水平位置上,而是笨拙地歪向飞机的左边——这会使飞机向左飞行,从而增加降落难度。
        这绝不会是机组有意为之,但如果他们对此无能为力,他们将永远无法安然落地。
        不过,他们不需要纠结太久,因为十几秒后,逆着夕阳,罗伯特看到一条长长的白烟腾空而起,白烟的末端喷着火,像嗅到腥味的鲨鱼,朝那条火龙扑了过去。很快,空中就只剩下一架飞机了,驼峰九号已经荡然无存——导弹恰到好处地引爆了机翼油箱,将她化成一团巨大的火球,顺带免去了机组等候坠毁的折磨。
        下一个目标还能是谁?
        罗伯特浑身战栗,他很清楚,斯航163号正在飞向地狱之门,
        但他不知道的是,这,还只是一切的开端。

评分

参与人数 1轻币 +1 收起 理由
42bh + 1 同学,太长了我压根没看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8-25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楼主,关于英文标题咱强烈推荐用这个:Battle Computer,也是战争计算师的意思
  我敢保证一定会有人吐槽“这应该是战争计算机”,但是啊……了解历史的人(特别是曼哈顿计划时期的Computer Room,注意这可不是后世所说的“机房”哟)一定会佩服楼主的高深用意的!
发表于 2014-8-25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数学的轻小说没怎么看,关于数学的科幻小说倒是看过不少。我感觉,优秀的数学小说,要么就依靠创新的思维方式来致胜,要么就去写最尖端的东西。有一点是必须的,那就是自己要懂行,而不是一知半解。我看到过无数在文里扯混沌,扯概率,扯XX算法的人,但他们的知识来源大概都是科普书籍。
以及,纯数学非常枯燥,解释起来也很麻烦,不容易写得有趣。最好和其他领域的应用结合起来,比如说计算机、生物、化学、物理。

最后,关于8楼说的集成电路的效率的问题,那句话是我说的,为了避免误会,我提一下当时的语境,我说的是:(相比于生物大脑),集成电路的效率其实不高。

评分

参与人数 2轻币 +2 收起 理由
黑化小猫 + 1 我学生时代数学从来都没及格过= w =.
wangww + 1 也就是说比起埃尼阿克之流还是很高咯?了解.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8-25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起点有一部小说叫做《事象的宏图》。
发表于 2014-8-26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泠清影 发表于 2014-8-25 11:34
关于数学的轻小说没怎么看,关于数学的科幻小说倒是看过不少。我感觉,优秀的数学小说,要么就依靠创新的思 ...

我觉得这位层主说得很有道理耶,如果数学水平一般还是不要考虑了。如果真的要写的话还是从数论入手写比较好,解析之类的即使写得明白别人也看不懂啦。
发表于 2014-8-26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泠清影 发表于 2014-8-25 11:34
关于数学的轻小说没怎么看,关于数学的科幻小说倒是看过不少。我感觉,优秀的数学小说,要么就依靠创新的思 ...

对了,关于集成电路效率不如生物大脑这点,有什么相关的科学解释嘛?
如果有资料的话,可以给我看看吗?英语文献也可以。
发表于 2014-8-26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ww 发表于 2014-8-26 10:27
对了,关于集成电路效率不如生物大脑这点,有什么相关的科学解释嘛?
如果有资料的话,可以给我看看吗? ...

我不太明白那位同学是什么意思,不过单从速度上来讲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怎么可能比不上生物大脑……天河二号的速度都达到5.49TFlop/s了……
但是如果说效率……指的是算法吗?这样的话当然生物大脑比较高。因为如果是电脑的话无论输什么指令进去都要先把指令变成1010那个机器语言才能识别运算,大脑完全不需要嘛。
发表于 2014-8-26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如去搜一下数秘学,密码,暗号之类,花几个月好好科普一下,专业性向小说的乐趣在于浅显易懂,不故作高深,真实性与代入感强,外行人看起来更新奇有趣,内行则会因亲身经历而心生共鸣,也就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但正是因为受众面广,对作者的剧情把握能力笔力甚至逻辑推理能力要求都比较高。
就简单来说,以起点前段时间流行的学霸文为例,就是装逼打脸踩人系统外挂不提,一般还是会写学渣努力向学,以坚定的意志跨越险阻完成修行,完成成就学神的逆转。屏幕前的读者有谁没经历过题海?谁没被应试教育折磨?又有谁没渴望过能他人之所不能,让老师父母同学刮目相看?所以当我们以主角的视角带入自己,自然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因为它补足了我们现实中未能完成的英雄欲与遗憾。
而《事象的宏图》则是以物理系学霸穹乃妹妹为主角的百合同人文(大概…其实我没怎么看),应该大致是以各种幻想科学为卖点吧,所谓幻想科学,也是代入感极强的一种文学素材,虽然不太了解但大概是兼具趣味与神秘吧,参考一下考据党,尼斯湖水怪,UFO狂热者,石中剑(兼有选民思想),高达(巨大机器人)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轻币 +1 收起 理由
wangww + 1 高达那种规模的人形兵器不怎么实用呢…….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8-26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繁星若尘 发表于 2014-8-26 16:19
我不太明白那位同学是什么意思,不过单从速度上来讲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怎么可能比不上生物大脑……天河二号 ...

速度上我手边没有数据所以不敢乱说,我说的高效指的是效率。
以视觉图像处理为例。
在处理图像时,计算机是以帧为单位进行图像处理,也就是所谓的帧驱动。这种处理方式需要传感器以帧为单位收集图像,然后再处理,处理完了再输出,因而存在延迟。现在最先进的人工视觉(artificial vision)是基于视频流(video streams)的,通过一定的帧频获取图像序列,并一帧一帧地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存在延时,还耗能大、对CPU要求高。
而人脑不是这样处理图像的,人脑没有帧这个概念,人脑的处理如同一条流动的河流,我们称之为“事件驱动”(Event-Driven, ED)。
当生物看到图像时,视网膜细胞通过光学神经纤维传送动作电位(也就是spike或者event)给大脑,大脑皮质再通过多级处理对外界刺激进行反应。整个过程中只有事件流,没有帧。并且每个神经元完全自主地根据自己收集到的事件来决定什么时候对外送出事件。这就是事件驱动。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假设有一张图片,并且我们使用现在专门用于机器人辨识静物、手写字、背景的五层结构前馈卷积神经网络(feed-forwar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onvNet)来处理它。那么计算机会首先收集1帧的数据,然后进行五级处理,并且每一级处理完了后一级才能开始处理,最后输出。假设收集一帧和每一级处理都需要1毫秒的延时,于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延时6毫秒。
而大脑是怎么处理这张图的呢?依靠事件驱动,如果帧驱动每一帧需要1毫秒的间距,那么每个事件之间的间距一般可以低于100纳秒,并且,大脑不需要等前一级处理好了再进行后一级处理,收集到足够的事件(不超过4个就行了)时,大脑就开始处理并开始输出,最终的结果就是输入输出之间几乎没有延时,我们称之为“伪同步”(pseudo-simultaneity)。
同样一张图,一个需要6毫秒的延迟,一个只有几百纳秒的延迟,高下立分。
所以,事件驱动意味着高效。

当然,现在的计算机或许已经很快,也许处理同一张图片,计算机可以比人运算快一万倍,从而在时间上表现得和人一样高效。可是,真正明白了原理后你不觉得丢人么,你得比我快一万倍才能和我做同样多的事,而你的CMOS零件已经接近印制极限和功率密度极限。我不仅距离极限还早,而且我组成的网络不仅能处理图像,还能产生联想记忆、突现行为等等人类到现在都没完全弄明白的行为。一个只能做一件事,要做另外的事就得改变结构,另一个却什么都能做,这是更高的高效。


综上所述,我认为相比于人脑,计算机并不高效。
发表于 2014-8-26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ww 发表于 2014-8-26 10:27
对了,关于集成电路效率不如生物大脑这点,有什么相关的科学解释嘛?
如果有资料的话,可以给我看看吗? ...

看我16楼的回复。
你可以参考Teresa Serrano-Gotarredona and Bernabé Linares-Barranco,《Spike-Timing-Dependent-Plasticity in Hybrid Memristive-CMOS Spiking Neuromorphic Systems》,以及Chuan Kai Kenneth Lim, A. Gelencser, and T. Prodromakis,《Computing Image and Motion with 3-D Memristive Grids》。
第一篇文章中关于人脑的处理方式和集成电路的处理方式的对比我已经在16楼写出来了。第二篇文章是关于运动计算的,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视网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模拟视网膜的电路的搭建方法。
发表于 2014-8-26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泠清影 发表于 2014-8-26 20:41
速度上我手边没有数据所以不敢乱说,我说的高效指的是效率。
以视觉图像处理为例。
在处理图像时,计算机 ...

        关于帧和动作电位的区别可以详细解释一下吗?这部分看得不是太明白,原论文太长暂时翻不完,而且我觉得动作电位好像是0和1两个状态——或许这就是我找不出区别的原因。
        另外,我记得霍金提过一个理论,如果众多无机的化学物质组成的神经网络(没错,在学化学的看来没有所谓的“生命”)能够具有智能,那么由众多简单的处理单元组合成的超级网络是否也可以具有智能呢?
        如果这个可行,那么,构建一个全身布满微型处理单元的智能人形机器人应该也是可行的吧。
        http://www.guokr.com/article/437199/
        上面这篇文章是支持这个理论,不过看起来他们还需要一些额外的东西(算法)来实现这个,阁下怎么看?
发表于 2014-8-26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霸要开始写小说了么。。?啊不对,其实我想要说的是,想要把数学类的小说写得有趣不枯燥并不难,只要娘化就可以了!例如:哎呦,错啦,你这样子是解不开这衣服(方程)的。。之类什么的,你看,这是不是就有意思多了?解一道题就能够解开一件衣服什么的。
发表于 2014-8-26 22: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ww 发表于 2014-8-26 21:22
关于帧和动作电位的区别可以详细解释一下吗?这部分看得不是太明白,原论文太长暂时翻不完,而且 ...

如果从还原论的观点看本楼说得对呢。不过我还是很难接受动作电位和机器语言相似这样的看法。从神经生物学的观点暂时还没能解释人类大脑思维的模式的可靠学说。不过我稍微考虑了一下,觉得如果说是量变引发质变还是一种有意思的看法,就是如果我们做出一个足够复杂的分布式计算网络它会产生意识?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轻之国度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3 16: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