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体中文

轻之国度

 找回密码
 注册(右键在新窗口打开)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75|回复: 39
收起左侧

关于看轻小说要不要带脑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31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嗯,事情的契机来自于之前在讨论某话题的时候有人问了一句
“所以说看轻小说的时候到底要不要带脑子”

这个问题其实很敏感. 当然, 要随便给一些不用负责任的说法也很容易, 但今次我想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抛砖引玉, 先说一下我的观点吧.
在我看来, 一部作品是否好理解, 跟它到底有没有深刻的内容其实是两码事.
很不幸, 考虑到轻小说这个分类的整体特点, 大部分的轻小说作品本质上都是没有深刻的内涵的, 无论它的作者试图怎样表现它.
不过实际上我还要说: 本质上, 大部分的文学作品, 或者更广泛点说文艺作品, 都是没有深刻内涵的, 并不仅限于轻小说的范围内.


当然, 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没有真正的经典.
不过, 所谓“经典”, 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特征, 那就是“历经时间的考验”.
只要简单思考一下, 古往今来到底有多少文艺作品被创造出来, 而其中又有多少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传到了我们手上成为“经典”, 我想很容易就能理解为什么我会说“本质上大部分作品都是没有深刻内涵的”了.
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高度发达, 创作的门槛比起以前又低了不少, 这个现象又更突出了.

这里借机跑一下题, 之前我婊某些自诩客观的人的时候曾经说过 :“本质上只有销量这一个标准是真正客观的”.
这话其实不对.
有一个标准同样是客观, 同时要比销量之类的有意义的多. 没错, 说白了就是“时间的检验”.
只要问一下自己: “自古以来有过多少这样的作品, 从今往后又会有多少? 几年, 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 有没有人, 会有多少人还能记得这个作品, 以什么样的形式记住?
或者甚至把这个问题稍微简化一下, 允许掺入一些主观的因素: “我自己, 在几年, 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 会以怎样的目光和心态来看待这个作品?
人心自有一杆秤, 很多时候我想这些问题自己是能够找到答案的. 只是这个答案大多都很残酷, 所以大家常常会下意识的不去思考这件事.

以上是跑题. 说了这么多, 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坚定一个信念: 「客观」来看, 除掉极少数等而下的烂作和真正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的神作之外, 剩下那些作品基本上都是差不多 (烂) 的. 在这些作品之间, 通常而言并没有绝对的高下之分.
同样的道理, 也不要把文学性思想性这东西看的太重. 这么严肃的东西, 别说轻小说, 大部分号称“文学”的作品实际也是担受不起的.


如今, 大部分小说作品的作者, 也都和你我一样是普通人. 他们往往没有真正出神入化的文学素养, 也没有真正悲天悯人的思想情怀. 某种意义上来说, 看他们的作品, 和看我的这个主题也是类似的, 是一种以文字作为载体的思想交流. (也许我这么说有点自大, 不过我想大家都能理解我想表达的意思)

所以, 回答最开始提出的那个问题: “所以说看轻小说的时候到底要不要带脑子”
我的回答: “当然可以. 只要你愿意去理解作者的想法和情感.


之前和人讨论的时候曾经被提起过, 其实我这个人的口味很奇怪, 文笔也好题材也好设定也好剧情也好人物也好, 似乎都不是我评价作品的真正依据. 后来我自己开始意识到, 我评价轻小说作品的时候, 大部分情况下使用的实际依据只有一个, 那就是作者是否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思考和情感. 或者说, 作者他愿不愿意跟我交流.
所以我在评价一部作品的时候, 会有一个评判项目就是“三观”. 实际上更广义一点, 指的是作者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和剧情所展示出的,对于事物的态度和思考. 某种意义上这是个非常主观的标准, 但对我来说它很重要, 比文笔题材设定剧情人物都要重要——这是我阅读一部作品的时候最主要的阅读乐趣.



------ 以下部分有若干作品的剧透 ------



举个例子, 首先来个作大死的, 《风之圣痕》
  「我並沒有說你們做錯了。強者總是正確的,這是不變的真理。」
  「那麼……」
  「不過,在行使踐踏弱者權利的同時,也要背負著遭受更強者踐踏的義務,就算被殺了也無話可說,因為自己過去就做著相同的事情。」
  「…………!」
  綾乃的臉色大變。她似乎已經察覺到和麻想說什麼。
  「因為風牙眾『太弱了』,所以才會被你們踐踏。因為你們『太弱了』,所以才會被流也踐踏。道理就是這麼簡單。」
  這並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雙方彼此都主張著「力量法則」,最後則是強者存活了下來。只是如此而已。

节选自 《风之圣痕》 卷二, 和麻评论神凪与风牙众的战斗.

所以我说《风之圣痕》这本书的三观不能再正. 对我来说简直就是正中红心的程度, 而且精准明确的概括了一类我最讨厌的人物形象的特征. 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 山门敬弘老师不仅三观正, 同时多少还有些叛逆. 一般来说「不過,在行使踐踏弱者權利的同時,也要背負著遭受更強者踐踏的義務,就算被殺了也無話可說,因為自己過去就做著相同的事情。」这样的话是不太容易这么直接的说出来的. 也许八神和麻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也正是承载了老师心中的某种憧憬也说不定.
虽然说《风之圣痕》的文笔还是有很多不够成熟的地方, 但八神和麻这个角色的塑造, 至少在轻小说的范围内, 至今没有人能够超越——毕竟, 没有灵魂的东西, 无论再怎么包装, 还是会被人一眼看穿.
(题外话, 其实《风之圣痕》有一部仿作, 叫《影≒光 Shadow Light》. 至于这部仿作的水准, 我想两部作品都看过的人应该能够理解, 我也就不多嘴了)


再举个例子, 这次我们说说某个如同标杆一般代表着传说中一般向作品节操最下限的《初恋魔法电击》
我觉得大部分人看完这本之后的感想就只有那一地的节操了, 但认真读起来, 这本书的脑洞其实还是开很大的. (虽然我不确定这到底是作者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中流露)
  「我不想离开你!」
  鼓太郎说。
  「就只是这样而已,之后会怎么样我不在乎。」
  「都是我扰乱了鼓太郎的命运……」
  话才说到一半,祈梨便说不下去了。
  「不是的,我一点都不觉得后悔。」
  鼓太郎转过祈梨的脸。
  「就算莉莉斯说的是事实,我们在这边烦恼也没有意义啊。」
  「可是……」
  「不管开端是因为什么,那些理由早就已经跟我融为一体了,就算那是别人掺杂进去的,也不可能事后把那部分抽离出来。」
  「可是,如果你没有遇见我……」
  「你后悔遇到我吗?」
  「我没有后悔……」
  祈梨摇摇头。

节选自 《初恋魔法电击》 卷十一, 在得知自己喜欢对方的心意是受到莉莉斯的操纵之后两人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但两人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

如果这个世界的一切皆为谎言, 如果就连自己对最重要的人的心意也是受操纵的产物, 要如何面对这个世界, 面对自己心爱的人?
「虚伪的爱」这命题其实是细思恐极的. 以至于在经典的爱情小说作品里也很少提及这一话题, 给出正面回答的就更少了. 某种意义上说, 明确的给出这一回答的作者是相当的了不起, 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自己的世界观和自我认识.


再来换个口味, 《恶魔同盟》
这本书在各种意义上都很强大, 不过看过的人似乎不多
  「……知道犯人是谁之后,打算怎么办?」
  日奈猛然问起。她并没有停下脚步,一直向前走着。
  「哪有怎么办,告诉那家伙啊。」
  「……告诉那孩子犯人是谁,不就等于将人类的灵魂交给恶魔吗?」
  「我知道,但那又如何?」
  昴毫不考虑地回答。关于这点,已经从道德层面讨论过了。
  「你怎么……」
  「这叫自作自受。是借用恶魔之力的人不对。听好了日奈,法律无法制裁这名犯人。既然是靠恶魔的力量犯罪,当然就得交给恶魔处理。如果是我,就会欣然将犯人交给恶魔。」
  可不能有所迷惘。
  绝对不能。

……
  「无论再怎么强烈的愿望,就算赌上生命请求,还是有无法改变的现实。人的死、擦身而过的思念、无法实现的梦想。无论再怎么努力,人类都无法在天空中飞翔,时间不会停止,死者无法复生。这些都是现实,若说这一切是由神所决定的,那么足以颠覆这些的正是恶魔之力。你不懂吗?我们已经得知,得知有一股力量能够改变理当无法改变的现实……你能战胜诱惑吗?能不去许愿吗?
  我再问一次。你在我死的时候,不会想让我复活吗?」
  昴……无法回答。
  「漫长的人生中,总会经历许多事,也许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有太多事无法实现……可是,那些都得靠自己的力量跨越才行。不过,我们已经得知有恶魔存在,早晚会有遭受诱惑的时候。所谓碰上恶魔……指的就是这回事吧。
  我们的人生很可能在今天有了改变。或许是决定性的改变……」
  日奈的声音宛如吊丧的钟声般,传遍无人的走廊。

节选自 《恶魔同盟》 卷一, 昴与日奈就使用恶魔之力而展开的对话.

一般能够说出男主的那部分台词, 就已经可以认为作者是有认真思考过这一类问题了. 因此当我看到后面女主的话的时候, 确实感到有点吃惊. 应该来说作者对很多问题还是有着相当深入的思考.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三坪房间的侵略者》
    提亚大方地承认对方的存在,同时也要以皇女的身分,堂堂正正地取得一〇六号房的主导权。明白这点之後,孝太郎不再认为提亚没有成为皇女的资格,这也是孝太郎与提亚有所成长之後,在心境上所产生的变化。
    「提亚,你变了,不再是去年春天的提亚。现在的你不是笨蛋皇女,更不是过去的那个郁金香。」
    「啊……」
    直到现在,提亚才注意到孝太郎不再戏称自己为郁金香了。仔细回想起来,还真的过了好一段时间呢。

节选自 《三坪房间的侵略者》 卷七, 孝太郎和提亚互相认同了对方.

三坪在细节上的处理绝对是非常到位的. 而且在几乎每一个小细节上都追求“价值正确”, 某种意义上甚至带有一点信仰的性质. 在价值判断上持正论很容易, 但在每一个地方都贯彻到底, 不惜牺牲剧情的合理性也要这么做, 这样的就很少见了. 而对我来说, 其实这样的作品我并不讨厌. 至少, 让我能够毫无疑问的相信“世界是美好的”, 便已经足够, 不是么?
(题外话, 据作者自己在后记中说他在写完「そして明日の世界より――」这部致郁作品的剧本之后, 自己把自己也给致郁的不轻, 于是才会在企划的时候提出要写一部欢乐向的作品, 后来诞生了本作. 这似乎可以解释作者在这方面的执着……)



------ 剧透结束 ------



所以说, 只要自己别把某些事想的太复杂, 看轻小说其实还是有很多乐趣的. 如果说那些经典作品就像你的老师, 可以让你去欣赏, 去领悟, 那么包括轻小说在内的现代文学作品就像是你的朋友, 它们不见得有很高的水准——甚至可能不到你自己的水准, 但可以启发你的想象, 激起你的思考, 同时还可以带给你乐趣. 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么?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7-31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7-31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karas0083 发表于 2014-7-31 22:57
归纳一下其实还是脑残粉最常用的那句话“有爱就没有问题”。这句话当然一点问题也没有。只要不引申出“只要 ...
归纳一下其实还是脑残粉最常用的那句话“有爱就没有问题”。这句话当然一点问题也没有。只要不引申出“只要有爱就没有问题”所以这是好作品就行。
完全意义不明所以我就不回复了。想表达什么请直说。


我其实一点不反对不用带脑子看的轻小说。真要说纯娱乐的轻小说,只怕轻国也没有人比我读得多(单纯活得太久了,累积出了数量优势)。只不过因为是纯娱乐不用带脑子看的就粗制滥造,这种把所有读者都当豚的作品,想凭娱乐向解套,实在太勉强了。就像我们常说的快餐/垃圾食品,没人指望营养丰富或者多么精美,但是起码也不能做得难吃嘛。卖萌卖肉不可耻,可耻的是拙劣的卖萌卖肉。
我基本同意你的观点所以也不多说了。


正因为轻小说多为架空设定,对作者的积累要求低,技术面其他要求也低,如果还写不好,那一定是没态度端正用心去写的缘故。正因为是纯娱乐向的,作品本身没有足够内涵没有思想性是可以一定程度原谅的,所以读者更有理由要求在技术面上精工细作。
我觉得我的态度在主楼里面已经表达的非常清楚了,当然关于“技术面”这一点如果你能展开论述我会很欢迎。这帖的目的本来也就是为了交流。


不能成为传世经典的虽然是绝大多数。但是这里面要是不能分三六九等,那可又让(如果不限于狭义轻小说)可能是九流之外的那些太占便宜了。这种和稀泥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如果自身作为读者想要进步的话。
我觉得我没有表示不能分三六九等,或者说至少我没有阻止任何一个人去分。我仅仅是表明“大部分这样的分法归根到底来自于个人的主观看法(包括他的个人阅历和审美倾向)”而已。
当然,如果你能够指出除了时间的检验和销量之外,还有什么既客观又有代表性的方法可以给作品分个三六九等,我很欢迎你发表自己的高见。


题外话:其实我们这个世代应该谁也没看过的样板戏,应该是三观极正的,而且必定每个细节都很正。不过样板戏到这个时代,大抵贬义较多了。文学这种东西,从来都是不怕偏激不怕三观不正不怕作者私货多,只怕三观太正的。因为三观太正,和没有自己的想法或者符合主流随波逐流往往可以划等号。尤其如果作者有意识的在作品里往三观之正这个线上去靠,就有点恶心了。打安全牌的匠气,说穿了是把读者当傻瓜。
三观这个东西当然是每个时代都会变的。样板戏在这个时代贬义较多,无外是那个时代的三观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所以自然淘汰了而已。
本来就是经不起时代考验的东西,随着时代的变化自然的消亡没什么大不了的。
题外话,我不太认为样板戏的创作者是把观众当傻瓜。当然,只允许样板戏一种东西演出毫无疑问是想要把观众变成傻瓜,这一点我是确定的。

发表于 2014-7-31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8610853 于 2014-7-31 23:41 编辑


追根究底啊,大部分的轻小说,对于社会性,本来就是抱着“没必要写”、“不想写”的态度的。
妳我关系,社会,世界。这样的关系发生了短路,妳我关系与世界直接联系,这是世界系。
大部分的轻小说都抱有这样的问题。有的轻小说甚至矮小化,到了只剩下“妳我关系”,这一地步。这是空气系。
而这样的一种状况,并不止出现在轻小说中,它已经波及了整个日本文学界。
吉本芭娜娜,村上春树、新井素子,法月伦太郎等等作者。
SF、推理(社会派滚蛋)、恋爱等等类型小说。
这并不是轻小说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文坛的总体趋势。
而将这种趋势归结于“消费文化”“商品”是极度愚蠢的思考停止。
而想当然地把缺乏“社会性”认作渣作,更是非难。
纵观整个人类历史,将小说当做思想和意识形态这些社会性概念的承载道具的,特别看重其社会性的,不过就是近代——这一昙花一现的时代而已。
但是,总有一些过气的人,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当社会转入后现代,主流转向了资料库消费时,依旧把社会性当宝贝。这些人的顽固抵抗,只不过是适应不了新时代的表现而已。

至于有的人说架空设定就好写,积累要求低,我只能说一句话,先滚去看一圈魔幻现实主义回来再说。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8-1 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8-1 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4-8-1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五月晴 于 2014-8-1 09:14 编辑

难的这年头还有人专心思考轻小说到底有没有内涵这个话题。
你用心良苦码了很多字,虽然我看到一半就累了。。。

我觉得作为读者,你只要知道自己在看什么,作者后记是不是写了这是一部痛快的娱乐小说,就可以知道自己要不要带脑子了。
当你有乐在其中并思考过一些问题,那就是你有用心在看。带脑子与否其实也不重要了。

最后祭悼下山门弘敬老师。
八神和麻这个角色就我阅历而言,目前是没看到有类似他这种设定的男主角了,所以没有雷同感。风之圣痕故事本身也并非特别到神作的程度,但却是从08年以来最有看头的轻小说之一。
《风之圣痕》已成绝唱,只要人们还记得的话,再过个几年有机会回头欣赏过去这些轻小说,就大概成为“经典”了。
发表于 2014-8-1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对不同人来说有不同性质,有的用来打发时间,有的用来放松娱乐,有的享受思考故事的乐趣。用不用脑子其实不是一个需要研究的东西。鸦兄说的不错的就是“有爱大晒。”有兴趣的作品自然会打开脑洞风暴。对于淘书试水阅读的作品就简略带过已经是现今读者阅读的习惯模式了。不同人有不同阅读习惯,对于阅读要求不高的读者,就算你拿天书出来也是事倍功半,相反亦然。
      一句话总结就是:我肯定读轻小说要带脑子,但我誓死捍卫你带不带脑子阅读的权利。

评分

参与人数 1轻币 +1 收起 理由
tippisum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4-8-1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karas0083 发表于 2014-8-1 06:50
1 搞基也是一种爱嘛。把轻小说作者当成普通人看待去隔空搞基,和把动不动就轻小说作者捧成“大先生”的那 ...

1 “大先生”有时候也只是一种俗称或者调侃的说法(至少我一般是这么使用的)。当然不排除有谁打从心底里崇敬某人,这事情我管不着,而且也跟我想讨论的话题没太大关系。(偶像崇拜这事情古今中外都很常见,连动漫海报都能跪舔,崇拜一两个作者这种事情对你我来讲肯定都是见怪不怪了)

2 你的类比我倒是没什么意见。但光用类比说明问题未免太浮于表面。“完成度”这东西提起来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实际上一直都是类似的空泛概念。既然提起这个话题,你不妨给这个概念充实一点实际内容
比如说,主观上考虑,一部作品在自己的心中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准才算有“完成度”?
客观上考虑,评价一部作品“完成度”的可操作判据究竟有哪些?
【词汇、语法错误,逻辑错误,剧情上的自相矛盾这些基于作品本身就可以以客观方式做出评价的判据当然存在,但对我来说,被这些判据打倒的作品基本上就直接划入我提到的“等而下的烂作”的范畴内了。】

3 我没否认这其中的差距存在啊。在我自己看来这差距也是大大的有。问题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还真没把握说我觉得好的作品就一定所有人都觉得好(事实上也不是),而且我觉得烂到不能直视的作品也就有很多人觉得神作,这事情是没办法的。其实我很希望能有个客观标准,以后我就可以理直气壮说,“XXX就是好,OOO就是烂,谁反对谁就是不客观”
可惜这种“客观标准”,古今中外大家找了这么久,实际也还就是没找到。最终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我说的俩了。
因此某些销量厨整天拿销量来唧唧歪歪,也只能忍。毕竟这玩意儿还真就是客观依据,你驳不倒。当然实际上客观的标准不一定是有效的标准,信度和效度是不同的概念,这在很多时候是一个迷思。所以我本人几乎从来不拿销量来说事。
至于时间的检验,这东西当然猛,问题就是它太猛了,认真去思考下,很多时候自己喜欢的不得了的作品,和那些自己连看都懒得看的作品,它们最终的归宿实际是一样的——那就是被扫进历史的垃圾桶。我当然不是否定这些作品之间的差距,我只是看不出誓死捍卫垃圾之间的差别的必要性。所以最终我选择了把心态放平和。
“神作”对我来说是特殊的,因为它意味着时间的检验。只有经受时间检验的作品,或者能给我足够的信心相信它可以经受时间检验的作品,我才会称其为“神作”——你不服?没事,欢迎用时间检验来打脸。反正我既没有开MJ的习惯也从来不删自己帖子,只要轻国还在,你还有兴趣去翻我老帖,我当然欢迎。被客观现实打脸也没什么不好承认的。
不够格参与评价的“烂作”当然某种意义上也是特殊的。汉语也好日语也好英语也好,语言学家都研究了这么多年,词汇语法该怎么搞那都是有规矩的。逻辑推理这东西也是大家都懂,要是连这种程度都搞不定,那也就别谈其他的了。至少我个人虽然对文笔题材设定剧情人物都不怎么在意,但也不是很有兴趣去读连拿去当高考作文都拿不了及格分数的文章的。
至于剩下那些作品嘛,我倾向于接受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作品,这也是为讨论留下更多的空间。如果大家都随便就跳出来代表客观,那很多话题就没法进行下去了。我想你应该也不会希望当你想要和人交流一下你喜欢的某些作品的时候,对方劈头就是一句“这种销量只有XX的作品有什么好讨论的”吧。

4 我想说的都基本上在前面提到了所以这一点就不展开了。

说了这么多感觉又跑题了,其实我很希望你就第2点来展开说说。毕竟开这帖的目的就是讨论欣赏轻小说的正确姿势嘛。我很想听听你对于如何欣赏轻小说以及对你而言最主要的阅读乐趣有哪些这样的话题。

发表于 2014-8-1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8610853 于 2014-8-1 11:34 编辑
karas0083 发表于 2014-8-1 06:58
我和楼主还没吵起来,本来是不想搭理(歪l楼)的,就姑且回复一次吧。

其实我一直不想说的,某人抱 ...

我也难得跟你争,毕竟你不懂。

一不懂日语,二不懂后现代,三不懂日本。
看到你用“权威”两个字我就知道你肯定是不懂装懂咯。要是懂,怎么会把我说的“主流”换成“权威”呢?

估计也就是在百科上看了看,S1上面看了几个喷的。就以为自己懂了。

居然还说我家阿梓曼不写东西。《量子家族》拿了三岛由纪夫奖。比你“权威”多了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轻币 +1 收起 理由
karas0083 + 1 我明明说的是片段被人喷了就借口不写文的你.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8-1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4-8-1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本質上, 大部分的文學作品, 或者更廣泛點說文藝作品, 都是沒有深刻内涵的, 并不僅限于輕小說的範圍内.”这句话我是不太认同,如果说是小说,而且是现代小说没有深刻内涵的我同意,
不过除此之外的基本上都是有深刻含义的。并不能一概而论,而且我认为有内涵的占大多数。
不过楼主说的评价小说的价值是靠时间的检验而不是销量,这一点我很同意,
毕竟一些小说只是为了服务大众而写的,很有可能与作者本人的想法背道而驰。
仅仅为了追求销量而写的小说实在是不少,当然也不能说他们是错的,毕竟作者们也是要养家糊口的。
我个人的观点是,看轻小说的时候可以少带点脑子,如果不带脑子的话,可能会读不清小说中的深藏的含义(我是说有的话),如果特别特别认真的去读的话,那就有可能有点钻牛角尖。各种挑刺了。
会很大的影响阅读。所以我认真稍微带点脑子,不用想的太多,享受其中的乐趣,放松自己是最棒的了!
发表于 2014-8-1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底用脑子也算是一种娱乐吧。
发表于 2014-8-1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g2b15 于 2014-8-1 13:08 编辑

粗略看一下。

看到前面那幾發地圖炮,好像知道了文章後面的發展,格局如此大,拆開包裝,這似曾相識的感覺,內容物是十幾天前見識過的,差不多該放進冰箱裡了


說到客觀呢,文字承載的感性啊思想明明不能數據化然後看出其長短,客觀可是從科學中誕生的詞語,變成一種評價小說的標準其實很奇怪。經歷與認識差距成為人對小說評價分歧主因,即使如此人還是想要一種象徵,此客觀所看到的東西還是跟主觀一樣,只不過說成客觀更有說服力罷了。好比舒淇,有人覺得得醜也有人覺得美,換成石頭看就是換個角度可醜可美。


人類其存在目的為的就是生存與繁衍,但那不能成為人放棄追求生活品質的理由,同理,這不能成為對輕小說質量妥協的理由,馬戲第一次看能覺得有趣,第二三次說不定還能樂一下,但同樣戲碼第六七次到底還是厭煩了,更別提越演越蹩腳


其實樓上說了一大堆也是些老生常談了,討論這些很無聊,正論也是無聊,還不如鬥嘴實刀實槍來得有意思。這也是娛樂的一種方式啊,你們扯那麼多著實讓我看得頭痛,輕小說到底何時成為如此正經百八的玩意兒

不過如果真要給經典個定義的話,借用一下桜井光的世界觀,那大概是像黃金一樣,是具有無法動搖的真實性,你眼裡泥土再多也是注定被其光輝閃盲,黃金見識得越多了,其他金屬看起來也變得廉價了,泥土更是不能再入法眼,當然有部份黃金是藏在地底裡,沒點智識是無法開採的。

那一定是種「尊きもの」,真是浪漫,所以我才喜歡桜井光。

 楼主| 发表于 2014-8-1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ppisum 于 2014-8-1 13:26 编辑
karas0083 发表于 2014-8-1 12:07
比如超一流(经过时间检验的神作经典)一流(有一定内涵,完成度也足够高的优秀轻小说/佳作)二流三流(纯 ...

1. 总体上我对你的分法没什么意见。当然,因为实际上我自己对轻小说的评价用的完全是另一套体系,所以对不同的小说之间具体的好坏优劣评价可能有所不同。这个事情我在主楼已经阐释的很清楚了,我相信你也能够理解。
考虑到我们在评价“神作”和“烂作”的时候多少都考虑了能经得起检验的客观标准,对于这两个部分作品的认知我觉得我们还是可以共同语言的。至于中间那部分,我倾向于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事实上,认识到不同的人在阅读轻小说时可能抱持着不同的心态和期待,对作品有完全不同的评价标准,以至于甚至对轻小说里面不同类别的作品还有所差别的评价标准,都是很正常的。
对我来说,“完成度”一直都不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不过我确实可以理解,对于相当一部分读者来说,这可能确实是一个重要的标准(所以我对自己口味奇特也有所自觉)。当然,这部分实际也正是我想在这个主题里交流的。

2. 经典的共性这东西确实存在,但不太容易表达出来,至少我本人在这方面没有足够的素养能够表达它。但我相信只要阅读量足够大,对很多问题自然会有所了解。因此我才会说,人心自有一杆秤。当然,如果有谁在这方面有所研究,或者曾经接触过相关的研究及著作,我很欢迎这方面的交流。(这应该是属于很高层次的交流了)

3. “人都是要死的”这个事情一直是哲学里面最核心也是最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之一。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关系到一个人三观里面非常本质的一些部分。在这里我不打算展开讨论。但我不妨简要表明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人生的意义归根结底是由自己赋予的。我相信我的生命(即使终究是会死的)是有意义的,同时我也尊重其他人对自己的生命所赋予的意义。】
我觉得从某种程度上这可以解释我在看小说的时候所关注的地方。

4. 该说的基本都说了,扯点题外话,其实作家是不是热心这个东西(对我)是很容易看出来的。事实上满腔热情却中二病(或高二病)尚未毕业,写作技巧也不怎样,以至于写出来的东西,嗯,就借用一下你的概念吧——“完成度”——并不高。这样的作品我看了不少。我个人并不讨厌这类作品,但我当然也很清楚这类作品的认可度必然不会很高。
其实说穿了,我比较喜欢陪着作者一起开脑洞,这是我阅读轻小说主要的乐趣之一。而且这也是轻小说相比于其他类型的作品无法取代的地方。思想追求也好,文学追求也好,能满足我的作品在轻小说之外还有很多。但不是所有的经典名著都能让我的脑洞开到飞起,起点文的商业气息又过于浓厚(虽然最近日轻也已经不可避免的向这个方向发展了)。

我一直坚信,“写作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和见解,并借此和读者交流”。所以我喜欢那些愿意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考的作品,即使它文笔很烂想法也很二。相反的,我讨厌那些喜欢装逼的作品,即使它题材新颖剧情顺畅。

最后还是感谢你对这个主题的关注。

sg2b15 发表于 2014-8-1 13:06
粗略看一下。

看到前面那幾發地圖炮,好像知道了文章後面的發展,格局如此大,拆開包裝 ...

我这个人有点喜欢放地图炮,个性使然,如有冒犯请见谅,虽然我觉得我应该没炮到你。

客觀可是從科學中誕生的詞語

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妄下评断不是一件好事。这个问题我就不展开了。

人類其存在目的為的就是生存與繁衍,但那不能成為人放棄追求生活品質的理由,同理,這不能成為對輕小說質量妥協的理由,馬戲第一次看能覺得有趣,第二三次說不定還能樂一下,但同樣戲碼第六七次到底還是厭煩了,更別提越演越蹩腳

这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品质”到底是什么?还是说仅仅是一种抽象的口号?
口号谁都会喊,但从中归纳出个一二三来,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个不值得讨论的问题。事实上主楼也好,乌鸦兄也好,都是在针对“品质”展开讨论。

其實樓上說了一大堆也是些老生常談了,討論這些很無聊,正論也是無聊,還不如鬥嘴實刀實槍來得有意思。這也是娛樂的一種方式啊,你們扯那麼多著實讓我看得頭痛,輕小說到底何時成為如此正經百八的玩意兒

轻小说大概不是什么正经百八的玩意儿。但这不一定妨碍有时候会想要来点正经百八的讨论,这两者并不矛盾才对。
另外我个人不太喜欢斗嘴。比起说服别人,我更希望知道引起双方观点分歧的原因究竟在哪里。我觉得这样更加有意思。

不過如果真要給經典個定義的話,借用一下桜井光的世界觀,那大概是像黃金一樣,是具有無法動搖的真實性,你眼裡泥土再多也是注定被其光輝閃盲,黃金見識得越多了,其他金屬看起來也變得廉價了,泥土更是不能再入法眼,當然有部份黃金是藏在地底裡,沒點智識是無法開採的。

这种说法确实很有意思,我也喜欢。

评分

参与人数 1轻币 +5 收起 理由
sg2b15 + 5 奇怪,我應該沒有說得很隱晦才對,額。.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8-1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8-1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karas0083 发表于 2014-8-1 13:29
最后那一段,就体现了我们决定性分歧的原因

你喜欢陪着作者开脑洞,而我是觉得与其看别人开(如果作品的 ...

嗯,我想大概就是这样。
我个人是觉得脑洞还真是要大家一起开才能开的大开的深开的欢乐……这其实跟读的作品多少没什么关系的。毕竟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想法多多少少都会有所区别。

自己一个人开脑洞,开完了还不知道找谁去说,多寂寞啊对不对(笑)
啊,突然意识到,好多小说家该不会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去写小说了吧……(大雾)

当然不动脑子写出来的作品要除外。本来就不是动脑子写出来的自然看再多对开脑洞也没帮助的。很不幸,现在这样的作品确实越来越多。这就真的归结到你说的那种情况上去了。(所以我现在看的轻小说也越来越少,以前明明来者不拒的,现在已经什么都提不起兴致了……)


关于装逼我基本同意你的看法。嘛,其实我觉得装逼主要是一种心态问题。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就没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装逼的气场总是会不自觉的从字里行间冒出来的。


发表于 2014-8-1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karas0083 发表于 2014-8-1 12:07
比如超一流(经过时间检验的神作经典)一流(有一定内涵,完成度也足够高的优秀轻小说/佳作)二流三流(纯 ...

為什麼很多人對“完成度”表示不理解呢?因為這個詞在日本流行,而且無非是指文學作品的完善程度。想必烏鴉大評論家是什麼時候看到了什麼日本文學評論提到了完成度,卻又不明白,所以就當成寶,自己賦予了這個詞更多的意義,于是完成度就成了包含文笔节奏把握剧情设计等所有技巧的集合。

发表于 2014-8-1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arun 于 2014-8-1 14:17 编辑

同意一下下,销量不能代表什么的。
“最优秀的商品往往不是最好卖的。。”就如同这一市场规律一样。畅销书与优秀著作间并不是画等号。
如果不考虑到读者群的人文环境氛围。等待商业作者的,恐怕只能饿死。

其实,咱想说的是,当下,正以快节奏、简洁为美。
读书读书,看一遍,知道故事是怎么一回事就可以。这是普遍存在的认知。至于和先辈之间的阅读有着什么样的区别呢,是不是在于与作者间的互动“心与心的交流”呢,其实米娜都不关心这个的吧~在越来越多可供选择的作品,能够克己的守住本心、愿意把人参花费在自己真正喜欢的故事上面,显然这是一个取舍与效益的问题啊。(应该还包括一点点的养成的个人阅读惯性吧。)

ps:报告会长,咱只是来围观的w(逃之夭夭
发表于 2014-8-1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让人吐血的一连串帖子以及回帖。

想表达清楚,那您应该是想让别人理解您所想表达的。这和把自己所想的东西尽可能准确的表达出来的差别虽然很细微,不过,现在看来,似乎不得不这么吐槽了。
诸位的议论文体,我已经看够范文了,请诸位高抬贵手,不要再勾起在下的阴暗记忆了。

讨论的机会多的是,反正不是连版,只要不至于两个小时内回复四帖以上,像我一样被莫名其妙的刀了。
明明都是认真回复级别的回帖吧?竟然还被扣分。
小小抱怨一下而已,不必在意,版主您也别生气。
生气的话,我只会继续认真回复,然后把轻币赚回来。

把自己的要点循序渐进的分解,拆开,不塞进一个帖子里面,分阶段的加以说明:
1.不仅能更清楚的表达自己想说的,避免因为各种想表达的要点混杂在一起,可能在死命认真阅读时忽略掉什么关键,造成断章取义什么的。

2.而且,各种词汇每个人的理解可能会不一样,这样早发现早解决,不也是很方便的么?

3.更何况,这也是能明目张胆的回帖刷轻币的好机会吧?这里回贴一次可是5qb呢?(版主见谅。这种促进版区和谐,用户和平交流的行为就算顺便赚上这么一点蝇头小利也没关系吧?而且您看帖子也会方便许多。)

明明一举三得呢?


嗯,接下来是在下的观点了?
喜欢作品是个人主观的,所以,为了能够供多数人参考才会划分层次,所以,才需要客观地评价。

您打算客观的思考为什么自己会主观的喜欢上,这是您的爱好;不过,是您先喜欢上才会去思考为什么会去喜欢,不是吗?(难得的卖弄文字,不必在意。)

不过,这种事情我举双手赞成,因为这样反复的品味、欣赏自己喜欢的作品,会发现自己喜欢的文字更加美妙的地方,会有更深的感动,也会更加喜欢它。

你对于某些作品的亲疏远近自然是一回事,对于作品的层次划分自然又是另一回事。
虽然两者是互相关联的,不过,是不一样的吧?

因为我们不得不客观的去思考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会喜欢那部作品,虽然,“喜欢”本身是主观的。

对于那些愿意敞开心扉的作家当然乐意,能写出自己心中的感悟才容易引起读者内心中的共鸣与认同。但是,你要是说这是经典的划分标准,至少我知道很多古典文学很隐晦,需要反复品味——推荐《文学少女》。当然,《断章格林童话》也很不错,只有一汤勺的猎奇哟?




还有,最近我的觉悟是,不要试着给一些作品划分等级,因为根本没与可比性。
西尾维新和镰池和马,这两个人都算不上是大师,都没有神作。——如果你愿意承认神作是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能够触动大多数人心灵深处,同时本身又极具艺术性的作品的话。
但是,这两个人前者的《化物语》是名作之壁,后者笔下的御坂美琴的人气已经不想再说什么。
前者的戏言、伪物,和后者的“英雄三部曲”(真:因汝所欲,为汝之法),真的已经无药可救了吧?

前者:赶紧写完《真后晚末续终物语》,给我们填坑。
后者:。。。。。。。。。。。。。。。。。。。。炮姐戏份再多一点吧?

怪诞和象征,从eva继承而来的两大表现手法的传人。

但是,这两个人都不可能创造出虚渊玄,奈须,麻枝准这种大师级别的人的神作:《魔法少女小圆》、《fate/Zero》、(抱歉我说出了这个名字,说实话,我不想提,但是虚渊玄都出来了,这个名字就不得不提。)《沙耶之歌》《空之境界》、《fate》、《Clannad》。

《eva》不是大师创作出来的,应该是变成天才的疯子从神那里窃取过来的。而那个恢复了正常的疯子现在还在借着这个神明的礼物烧我们的钱。

《火之鸟》没看过,打算看。传说里沙耶之歌就是打算向这一部神作致敬的。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轻之国度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2 18: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