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体中文

轻之国度

 找回密码
 注册(右键在新窗口打开)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80|回复: 8
收起左侧

[研究讨论] 总而言之就是乱七八糟的一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16 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diy239394985 于 2013-2-16 09:37 编辑

其实在发帖前我犹豫过是发心得还是发转载。因为说是心得,也的确是心得,是把目前为止写文看文等各种经验,以及研究他人的观点后,东敲西敲、脸滚键盘忙活了一个多小时写出来的东西。但或许也是转载:因为事实上这里的绝大部分观点都是对于一本书的理解。这本书叫:《故事》,就是那位罗伯特·麦基先生的一本影视剧本原理书。
之所以会是这本书。是因为我在看这本书之前所在脑子里模模糊糊构建起来的理论,在看了这本书后发现变得非常明晰起来,就像是我脑子里那坨乱七八糟的草图,被这本书漂亮的线稿给勾勒清晰一般,大致就是这样的感觉。所以我最后把我的这些观点写出来,基本可以说是将他勾勒的线稿,用自己拙劣的方式填上不协调的颜色,然后为此沾沾自喜的来“分享”。
于是我怀着一种非常惭愧的心情,将分类定位转载。而不敢大言不惭的说这是我的心得。

于是以下是正文。很长,可能会有错字和表达不清的病句,原谅我的懒惰,并没有进行修改。
那么,已经开始想喷的,准备要喷的;虽不明但觉蠢的,以及已经觉得这文很蠢的各位,在下恳请赏脸一阅。


从角色谈起

以前说过的就不重复了。大致是这样吧。涉及到人物设计的就是三个概念:人物的塑造(可观察到的一切素质的总和),人物的真实(人物在压力下被揭露出来的内心,也就是深层次自我),人物维(人物塑造与人物深层次自我的矛盾,或者是人物深层次自我中的矛盾)

前两者已经说过。那么就说说看人物维。人物维并不是这种:EK,外号kuma,男,喜欢棒球,同时也对新闻学有一定研究,性格有些暴躁,表现得非常的果决,曾经干过皮条客。这种只是人物的塑造,也是他的各方面素质。有些人以为多维的人物就是人物在各方面具有的特征,但其实不是。人物维是“矛盾”。是人物自身的冲突。

比如这样:EK,性格有些暴躁,但内心深处却是相当温柔的。他表现得暴躁,只不过是他不善于表达温柔的一种掩饰。那么这里就有一个人物的维度了:暴躁中的温柔。这就是属于人物的维度:人物的塑造(可观察到的素质)与人物的真实(深层自我)的矛盾,构成了人物的一个维度。

我们还可以设想出另一种更深层次的维度:EK,内心深处是温柔的,但这个温柔,却是来源于过去他伤害了亲人这一事情的罪恶感。这就是人物的深层维度:人物的深层次自我与深层次自我的另一面——深层自我的更深一层的自我的矛盾,构成更高的维度。

于是再推演,我们可以塑造出这样的人:EK,男,性格暴躁中有着温柔(第一维度),温柔却是来源于罪恶感(第一维度的延伸)。十分的果决,却实际上是一种笨拙(第二维度),之所以缺乏笨拙,是一种怕搞砸事情的怯懦(第二维度的延伸)———————以此类推,我们能够塑造出一个一维,二维,甚至三维四维的人物——这一切都取决于身为作者的我们。

这是人物的设计方法。那么我们如何去设计我们需要的故事?

我们可能可以有两种道路:先想象出了一种故事一种情节,一个世界,然后来设计配合的角色。或者是,我们设计出一个角色,然后去根据这个角色来塑造一个世界。

无论是第一种道路还是第二种道路,这都是一种“要创造故事”的想法。那么在我们有了“要创造剧情故事”的想法后。我们就该确定一个主角,也可能是两个或者三个。我们也许能有三类主人公:单一主人公(一个人)。复合主人公(一个有着共同目标的群体)。多重主人公(一些各自具有鲜明特色,各自立场的人)。但归根到底,我们需要一个最终的移情对象,或者说是代入对象——主角。而我们的主角,则必须,只能,绝对,肯定是这个故事里所有的具有意识的角色中,最复杂,具有最多的维度,最丰满的人物。不然读者会被其他的人抢走视线,这么一来,你一切围绕着主人公展开的故事都会付之一炬,因为读者不在乎了,他们和小说之间的纽带会被切割,从而无法沉浸在你的故事里。

这一点和我之前说的复合主人公、多重主人公不矛盾。在复合主人公里,我们的代入对象是一个群体,一群有着相同一致,有着相近复杂度的人。在多重主人公里,我们代入的对象是这一些立场不同,意志不同,复杂度不同的人(就像是将一个具有十几乃至二十几个维度的人拆开,我们各自带入到这个被拆开到各个人身上的“主人公群体”中)。举个例子就像是永生之酒或者无头骑士。这种是群像剧,典型的多重主人公例子:他们各自有着立场,各自有着各自的复杂度。然而我们去剖析就可以看见,每一个人物都被非常着重的突出了一个“点”,以及这个“点”背后的深层自我。也可以说,他们每个人都具有一个维度,最多两个维度,但不会再多,这是为了突出他们最鲜明的自我——无论这个自我是否太偏激和简单,但事实上我们却为他们所着迷,不是吗?

那么对于主人公我们就已经有了这样明确的认知了。

我们设计出人物——就是要首先设计出一个最复杂的主人公(单一主人公则是一个人,复合主人公是一个相似的团体,他们的意志可以并为一个人【就像是那种非常传统的冒险小说里的冒险队】,多重主人公则是各自具有鲜明维度的立场各异的人)。

笔下的人物永远不可能具有一个真实人类的复杂程度——这个是在客观上如此。就像是画家画的人,或者是雕塑家的雕像一样。它被设计得清清楚楚,一点不差。可赋予这个清晰形象以感情的,则是鉴赏它的人。
你创造人物,那就要思考:他应该具有怎样的复杂程度。他内心是怎样的。简单规定,外表是好人,拨开好人外皮是自的。再拨开自私外皮是懦弱。
那么这个人物有三层。或者两个维度
好,作者就想:三层。他只有三层。只能有三层,不能多。不能少。他在遇到什么时会展露什么,会说什么。在被骂时会如何。无论怎样,都只有这三层。他的复杂度仅止于此。
于是作者以这个形式创造故事,他进入角色内心,因为这个角色只有简单的三层,一切都是作者创造的,所以作者会理解他在什么情况会说什么话。那么他就进入角色的内心,说一句话,去一个地方,推动一段情节,最后故事结束。

那么对于作者而言:这个人物很简单,是我笔下虚构的,具有三面的复合型人物。
对于故事而言:这个人的身份决定他做了什么,他的性格导致了这个情节发生。
对于读者而言:哇……真是个可怜的人。他心中藏有很多苦楚,藏有许多故事。他看起来是个好人,可关键时刻会自私得不愿意给他人钱财。然而我们后来却知道这个钱财是他必须留着来交给给欺负他的那些收保护费的人的,因为它很懦弱,不敢反抗。
他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过去遇上过很多事…………如此这般如此这般。

那么简单的看到了一点:对于作者而言这个人物再简单不过了,只不过就三面。他却能在剧情中露出不同的面目推动故事。这太简单了,因为作者完全理解这个人物,才能驾驭得炉火纯青。
对于读者而言,他们看到了太多——他们去看到了这个人物的过去,他们看到了他遇事的反应。看到了许许多多。于是他们根据自己脑力的经验为这个人物补充了无数的面,自己将它丰满了起来。

我们不应该弄混乱:人物示人的面和经历的事,与他内心的层次不能被混淆。前者是读者看的。后者是作者完全理解的。

接着,我们需要什么?是人物,配角。如星辰一般的角色。他们之所以为配角,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主角,他们应当具有和主角所不同的自我,他们必然决然不能和主角太相似,因为两个相似的人你看我我看你,你说这个我也说这个,什么矛盾都无法产生,那么这个人物就无法激发出主角内心深处的自我,在这个故事里,他就无法起到作用——从本质上而言,是主角创造了其它的配角,所有的配角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给主人公制造冲突和矛盾,以此来激发出人物的所有的维度,将我们所设计好的主角从头发丝到心血管都解剖出来,鲜红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完成主角的一切自我,完成这整个故事。

其实就是这句话:从本质上而言,是主角创造了其它的配角。

综上所述,人物的塑造就是配角的复杂度不能超过主角。而主角必须具有最复杂的维度。在这里的“复杂”二字并不是说主角就要有七八个维度,十几个维度,二十几个维度才够。说不定他只需要两个三个维度就够了,这是取决于你自己。然后只要配角不会超越主角,那就足够。当然这里不是说,配角就不能有自己的复杂性——我们的配角也许也可以具有两三个维度,他可以看起来残忍实际上良心未泯,看起来是个魅力四射的人实际上内心肮脏。只要他不会超越主角——并且和主角迥然不同,能够和主角产生冲突,产生故事,那就足够了。

继续强调这句话:从本质上而言,是主角创造了其它的配角

在最后可以补充:事实上,“想要写小说”这个情感的来源无非是三种:你想表达一种情感;你想讲述一段故事;你想创造出一个你非常喜欢的角色;第一种的话,你会因此而构造一个世界,然后构造出人物(顺序可逆)。第二种的话,你依旧还是会去构造世界,然后构造人物(可逆),第三种依旧,你会构建出这样的人物,然后构建世界(当然可逆)。

这其实完全不存在矛盾,归根到底只有一种:想要讲述故事。

在这个情感的驱使下一切都顺理成章,你会先创造主角,然后创造配角;你会去勾勒世界——这都非常的美好。

好了,人物以及开始故事的说法就到此为止。但是我们的故事必须从人物里诞生。

故事是什么?这个问题非常简单,所有的人都可以说是生活在故事里。生活本身就是故事。这个论点老生常谈。

但是一旦我们要将它付之笔下,那么必须更深的理解:故事不是生活,他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换言之,故事是生活的比喻。

不是:我想表达这样的故事

而是:我告诉你哦,这就是故事

关于这种还可以延伸出很多,但我的想法终究是我的,还是各自有着各自的想法比较好。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说说写剧情。

之前我们一直在这么说:剧情和人物谁优先啊
,要剧情还是要人物啊,实际上根本没有这种的矛盾才对,一切会觉得这有矛盾的都是这么想的:我想要出现这样的情节,但是人物好像达不到要求啊,所以得来点乱七八糟的超展开和不符合人物的想法和偶然出来才行。

这不是扯淡吗?这难道不是对于人物设计和故事设计的幼稚和愚蠢导致的吗?你要设计出这样的情节,你就必须设计出能符合这个情节的人物,你要设计出这个人物,你就不要去设计那些不可能发生的情节!一切会让两者矛盾的都是白痴举动。

所有的故事都是人物驱动的——一个故事由无数事件组成。而每一个事件的进展来源于人物在这个事件里所受到的压力后所做出的选择和行动。而人物在压力之下所做出的选择和行动揭示和改变人物的真实,这个被揭示和改变的人物真实又会对以后事件的发展产生影响。两者互相冲击。我们顺着这个轨迹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写,不断的延伸,如果我们没有能够出现我们想象到的情节就再思考——我们如何才能设计出绝妙的场景,绝妙的必然,绝妙的偶然,让剧中的人物命运产生变化,让他们面对一些可怕的压力,导致他们做出足够疯狂的决定,最后让可怕的情节(你所希望的情节)发生。

所以写故事就是这样:我们应当看见一条弧光,从人物的现在,一直延伸到人物的未来,从小说的开头,一直延伸到故事的结局。

我们应当从头就开始把握每一步,不断的思考,否定自己,创造,否定创造,最终达到我们所有思维的极限。

那么一来,你就可以写出最合情合理的人物;最刺激,最悲伤,最温情,最匪夷所思,却又合乎情理的故事。

这就是故事创造的思路。那么故事是如何“进行创造”?

那就是“人物的求索”。

举一种例子:主角有一个很好的家庭,生活平静。有一天陨石落下,把村子的人变成了怪物。那么这件事就完全打破了他的平衡。他开始为了恢复这样的平衡而努力。

在这里我们归纳一下,平衡在例子中是陨石落下前,那种生活的平静。那么平衡则是指一种:各方面的合力的平稳下,主角在社会层面,内心层面都保持着一种相对平稳的级别。比如一个战场老兵过着在战场上生死的日子,这对他来说就是平衡,因为这就是他的生活。有一天他突然被解雇了,那么他的平衡就会被打破——也就是说,他的生活忽然变得无法掌控了。

而什么是恢复平衡?那就是让生活恢复到他可以掌控的程度。在例子里,主角可能会想要求救,可能会想要去拯救亲人。这都是为了让他能重新掌控回原本的和平。对于战场老兵来说,他会去寻找新的生活方式,这也是为了能让它掌控人生的努力。

我们还可以注意到一点,那就是人一切为了恢复平衡所作出的行为,都是“最小意义上的保守的行为”。比如说笔盖掉下来了,一个性格比较懒散的人,难道不会下意识的去想要叫人帮我们捡吗?因为这能最省力。而一个不喜欢麻烦别人的人则会选择小心翼翼的不去打扰到别人来捡起笔盖,因为这是他做出的符合内心的最保守的行为,这是最省力的,尽管可能动作大一些会更好捡起来。而对于一个霸道的人,他也许会一把拉开桌子,然后大摇大摆的把笔盖捡起来,这对于他而言是最保守的最小行为了——而且符合内心。

然而不管怎么说,以上的所有一切都能这么归纳:有什么东西(外部力量或者冲击内心的力量)打破了主角的平衡,主角的想法和现实产生了冲突,然后他为了去消弭冲突,采取一个最小意义上的最保守保险的行动。

这就是故事的推进的根本道理。

可是,我们还要清楚这个:在现实中我们可能就是如此把笔盖捡起来了,皆大欢喜。但在我们的故事里我们却往往不能如此,因为这不是很无聊吗?

在故事里我们可以这样:主角弯下腰来,却忽然被人一脚踩住了后脑勺,笔盖被人踢飞了。

瞧,就像这样,主角的想法和现实产生了冲突——为了消弭冲突而行动——但新的行动却没有产生想要的效果,现实和想法之间又拉开了一条可怕的鸿沟。这迫使主角不得不再采取下一个在此基础上同样是“保守和保险的行动”——懦弱的主角更加费力的去捡笔盖。勇敢的主角拉开那只脚,站起来揍了过去,接着去捡起笔盖。

这就是故事推进的真谛吧:

主角的期待——现实和期待的鸿沟——消弭鸿沟而行动——新的行动拉开了新的鸿沟——为了消弭更大的鸿沟,主角展开了更大的行动。

这一行动贯穿整个故事的始终,直到故事最终的结局。

这是生活:我想出去喝咖啡,于是打电话给EK:喂,去喝咖啡吗。

EK:好啊。

然后我们真就去喝咖啡了。

这是小说:我想出去喝咖啡,于是打电话给EK:喂,去喝咖啡吗。

EK:滚你丫的!你还好意思打电话给我!?卧槽,你不把那件事情解释给我我他妈就喊人把你砍了!

电话挂断了。

于是这个世界忽然趣味盎然了。

那么这就是最后了。

我们从人物设计开始,引出了故事,并根据冲突的原理,设计出了一个将人物的内心揭示得淋漓尽致,天马行空匪夷所思合情合理的剧情——我们要学习一个乐师,在我们设计故事和冲突的时候,我们要知道一个道理:松弛有度。

这个大家都知道,那么还有另外一个道理:任何一个重要的冲突,都永远必须要比上一个冲突更有力量。

如若不然,我们在看到这种跟上一次一样或者差不多的冲突时我们都会想:啊,就只有这样而已,似曾相识。

这就是非常可怕的灾难。比如看起点文,之所以我们会说他们是流水账练级,就是这个原因。

我们的故事应该像是过山车,一个起伏比一个起伏要刺激,一个冲突比一个冲突要强大,更深的刺进主角和人物的内心,剖析出更真实更血淋淋的人物内心,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更剧烈的高潮。然而我们也要学会休憩,在一串紧张的盘旋后是小心翼翼的缓坡,在缓坡中积蓄能量,接着开始疾风骤雨的大风车,最终将读者送进故事的尾声,达到每个读者所有想象力的尽头,达到他们一切无法想象到的无法逆转的终末。

然后淡出。

故事结束。


Papappapapapa。
发表于 2013-2-16 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刚刚看完,没有任何异议。好吧,其实这帖的目的只是为了顶教练。
发表于 2013-2-16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2-16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贴子中哪些是麦基的,哪些是LZ自己的,还真是一目了然呀~
辛苦这些别开生面的例子了。
只是,

“在最后可以补充:事实上,“想要写小说”这个情感的来源无非是三种:你想表达一种情感;你想讲述一段故事;你想创造出一个你非常喜欢的角色;第一种的话,你会因此而构造一个世界,然后构造出人物(顺序可逆)。第二种的话,你依旧还是会去构造世界,然后构造人物(可逆),第三种依旧,你会构建出这样的人物,然后构建世界(当然可逆)。”


怎么觉得上面“三种”情况的“不同表征”这么诡异?


在面对棘手的“读者能否接受并感兴趣地读下去”的问题上,处理好讲故事的技巧,以及让读者对人物有所记忆,真的太迫切。所以,感觉上20世纪初的小说先锋派们只在做着无意义的事情,他们让“表达情感与构建一个世界毫无干系”的做法,也有点“不明但觉蠢”的意思呀~


最后说点题外话:麦基是个好同志。
路过瞻仰,他。
句号。



发表于 2013-2-16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匪浅。顺便把《故事》下了慢慢看...感谢二楼
发表于 2013-2-16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那句话,对新手,这说的太简单,对老手,这说的太复杂。
有些东西光看别人的所谓教程,永远只能照本宣科。

而且说不定还宣错了。
发表于 2013-2-16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最后觉得多少有一点帮助

一直以来也有用类似的思考方式这下觉得安稳了,明确了一些东西
发表于 2013-2-16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练的这番本人昨晚已经认真拜读了,先顶为敬~

本人很怕自己发帖,于是借DIY教练的地方说一些自己的见解。

很久之前跟党主曾谈过构筑人物形象和刻画人性的问题,然后说刻画人性是提升作品深度的唯一途径云云。于是其实这里我想说的是另一方面的事……
我认为人与人交流是分为三个阶段的,认识,理解,共鸣。某人对你说自己做过某样的事,便是认识;向你解释ta做这件事的心情是怎样的,便是理解;你对ta的这种心情身同感受,分享ta的喜悦/悲伤/愤怒/消沉……,便是共鸣。前两个阶段往往通过学习可以提升,后一种(我消极地认为)却是有限的。共鸣能力强弱很大部分依赖于先天的、加上原生家庭影响下形成的性格。比如一些几岁大的幼儿,有些人看见死去小鸡的母鸡会难过,有些人则不会。而成年人同看一部电影,有些人会不为所动,有些人则大为震撼(当然存在因为某些情节勾起当事人类似的回忆而产生共鸣,但这属于特例,如果是别的情节,这个人的情绪就不会产生剧烈的波动)而那些对他人情绪具有普遍敏锐感受力的人,我认为是在创作小说上天然具有优势的人。
创造角色的过程,我看做是作者跟这个角色的不断交流。知识、阅历可以让增大你的【性格库】、【行动机制库】;设定时候选择一个与自己(或自己性格某部分)相似的、容易把握的角色作为主角,然后(当你的主角不是少年派或者鲁滨逊时),从性格库和动机库挑选出适合故事发展的部分进行有机结合,再修饰一下,成为各式配角。一般来说,这样就够了。
只是如果还要再进一步,刻画出更真实的人性,就需要与角色们有更多的共鸣,甚至那些你不喜欢的角色,也要常常想象我就是XXX,我感到怎样怎样,所以我怎样做了,做完以后我的心情变成怎样怎样。

以上就是我这个菜鸟的一点皮毛感想,在此班门弄斧请各位前辈包容。

题外话:《一代宗师》里面有句台词是习武的三个层次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我想写作是不是也是这样:写自己,写天地,写众生。这里的绝大多数人(自然包括我)都是在第一阶段,偶尔可以触及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却始终是座可望不可即的高山。不过有期盼、有目标总是比没有的好。
发表于 2013-2-17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已阅,受教了
题外话。看过一些小说,主人公常常沦为摄像头,反倒是配角闪闪发光...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轻之国度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7-1 18: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