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体中文

轻之国度

 找回密码
 注册(右键在新窗口打开)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575|回复: 81
收起左侧

你会八卦?还会招魂?——轻小说里典型的魔法设定细考(1)中国魔法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30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ultrazero 于 2010-10-16 15:13 编辑

(配文图片大小调整好了,至于那堆附件仆也很无奈,请无视)
一直以来,对于轻小说中出现的中国魔法,仆以为多是出于作者们对中国元素的猎奇性而做出的某种尝试。
不得不说,对平时看惯了DND、龙枪等西方魔幻的读者而言,神秘而历史悠久的中国确实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尽管如此,在大多数人看来,虽然中国的神秘文化有着很多传说以供考证,但整体上仍呈现一种“体系纷杂、暧昧不清”的状态。
即便对天朝人来说,对中国法术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念念口诀、画画道符”、“道士驱鬼、方士捉妖”的形式上。
这也就难怪11区作家在写中国元素的小说时,总不免给人一种中二的感觉吧?还真是难为他们了呢!(笑)

前段时间的“魔法结社细考”暂且靠一段落,唯剩下的<螺旋之蛇>的考证本打算在小说18卷看完之后再来补完。
不过这么看来,貌似汉化遥遥无期啊......不管怎样,还是要谢谢各位对仆的帖子的支持。
这次的考证就从天朝的本土魔法开始谈起,如果各位喜欢仆也会继续写下去的。

——————————————————————————————————————————————————
道术

* 首先要说的就是天朝最具代表性的魔法——道术体系了。
众所周知,道学根源于春秋时代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其核心就是顺应自然、和合天道。即使在众多的中国古典哲学中,道学也算得上是最“形而上”的思想流派了。或许正是看中了这点,创始于东汉时代的道家讲道家原本旨在于探讨宇宙人生的学说,逐渐与个人修行结合起来。而作为实践此理论的唯一途径,道术作为一种应用技术也就顺应地产生了。

在了解具体的道术前,有些常识性的概念可以先提及一下:
其一,有很多人认为,正因为道教的神仙体系纷杂混乱,因而道术本身也显得杂乱无章
造成这个印象的原因,或许是我们从小接触的中国神仙都是《西游记》、《封神演义》之类的神魔小说中开始的。然而事实上,像《西游记》这些明代的神魔小说尽管取材自中国民间神话,但其所描绘的天庭系统也好,封神系统也好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游记》里太上老君和玉帝的身份设定。此外在发展过程中,道教还吸收了许多民间信仰的神仙纳入自身,也使得其神仙体系显得纷杂繁复。
其实简单来看,道家基本就是围绕着“三清、六御、三官、四方神、星宿以及雷部众将”等神仙展开的。这一点在道教的咒文中体现得最明显,比如乞求至高神的口诀“老君神咒”就是向三清之一祈祷,而用于捉妖的口诀等则大多被冠以雷部众将的神名。

其二,很多人认为,道教的派系众多也是造成道术复杂的缘由
而在实际情况里,其实世界上任何一种对于异教宽容的宗教,本事就会存在不同教派的问题。和西方动不动就审判异端的一神教相比,尤其以佛家等东方宗教为甚,而道家也不例外。大体道教的分化产生于魏晋时期。众所周知,魏晋时代的玄学极为兴盛,包括道教佛教乃至玄学思潮都有极大发展。大抵也只有在这种多教共荣的环境下,更有利于道家不同派别的分化和融合吧!常听到的什么正一教茅山派等等,几乎都在这个时期产生。
如果按照教理把道教进行分类的话,大体可以分出像符箓道、丹鼎派、占验派等分支,不同门派依照不同的修行方式可依次划入这些分支之中。尽管他们的修行重心不同,但在顺应自然、回归于道的这一最终目的上,可谓是殊途同归的。

其三,有人说中国缺乏体系化的神话,而信仰根源的混乱使道术本身错综复杂
对于这一点仆要指出的是,中国的上古神话体系和道教神仙体系是两个独立的系统,上古神话的混乱并不影响道教本身的体系化。
尽管在道教的发展初期,很多神仙信仰确是从上古神话中汲取的(典型的如西王母这个神格)但在后续发展中已经逐渐生成了自身的神学观,并且规模渐渐变得远超过作为其源头的神话传说了。如今所形成的道术系统,完全就是建立在道教自己的神仙信仰之上的。而作为上古神明信仰的末裔,则是中国另一个魔法体系的内容,在后面仆会提到。

——————————————————————————————————————————————————
* 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些道术中有名的法术实例吧。
若按照道教“五术”的解释,可将道术分为“山医命相卜”五种。不过这种分法只涉及到修行术,代表性确实有所局限。而按照《道家·七步尘技》的派分,又可将道术按“符、咒、诀、禁、气、法、术”来区别。尽管类似的提法莫衷一是,但若是依照具体的用途和修行侧重,依然可以对道术进行稍系统地划分。
仆在以前的帖子中提到过,中国道术体系的终极目标——即仙人们的“羽化超脱、回归于道”。
而道术的不同门派,尽管都是以此为目的,但各自不同的传授也使得道术中有了不同的魔法工作。

下道研究符咒、风水、禁术等工作,主要专攻鬼神之事。因鬼神灵属多居于下层,故而他们的工作也属于下道。
中道研究修身、炼丹、辟谷等法术,主要为了追求长生,而这种侧重修身的工作,自然比鬼神之道的高一些了。
上道则以羽化成仙、回归于道为本,即所谓的“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
这种划分方发并非是优劣之别,仅仅在于其和“回归于道”的目标是否更加贴近罢了。
以下是一些道术中的常用法术,仆仅择拣部分文献中有记载的例子加以介绍了。

(一)符箓
道术无论是祛病求雨、号令鬼神都要用到各色符箓。符箓乃“”与“”的结合,前者指画在道符上的那些弯曲的线条笔画和图形,后者指写在这些线条中间的神仙的名讳。按类别可包括复文、云篆、灵符、符图等。在《灵宝经》等书中就有很多记载,例如《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提到道士在行尸解法时,就要在宝剑上以丹书写的“太上太玄阴生符”。而像“驱邪镇煞符”、“五鬼运财符”等灵符,在民间更有着许多应用。
大多中国符咒是以朱砂写在黄纸之上的,而ACG中的日本阴阳师的灵符则多是白色。仔细观察的话,日本灵符的结构中没有中国道符里的那些神仙名讳,因此只能算作“符”而不能称之为“箓”。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咒符的发展衍化吧!
普通道教符箓        ↓ 灵符的画法                              ↓ 某囧物(- - !)


(二)口诀
在道术中的地位基本等同于咒语。严格来说,咒是一种蕴藏着神仙力量的语言,而口诀仅仅是记录这种神秘语言的书面形式。中国道术咒语都以口诀的形式体现,而且大多口诀既冗长又拗口,而且夹杂着数量庞大的神仙名讳。在《太上三洞神咒卷》中有着不下数百种的记载。常见的如“召五雷咒”、“天蓬敕咒”、“净天地咒”等,说起来都算是威力巨大的咒语。
此外,道士在念咒时还经常会配合手印、指诀、禹步、踏罡等技法。这些一来是增加法术威力,同时也是用于集中精神的好方法。其中像指诀、禹步等技法,就多少影响到了修验道中的“结印”和阴阳道中的“反閇”。
顺道一提,《魔法人力派遣会社》小说中提到过的咒诀包括“老君神咒”、“摄邪咒”、“六丁护甲咒”以及16卷中影崎没念完的足有三十六句的“天蓬神咒”。这么看来,口诀太长的话也不太适合用在实战中啊。(笑)

天蓬天蓬,九玄杀童。 五丁都司,高刁北翁。
七政八灵,太上皓凶。 长颅巨兽,手把帝锺。
素枭三神,严驾夔龙, 威剑神王,斩邪灭踪。
紫气乘天,丹霞赫冲, 吞魔食鬼,横身饮风, 苍舌绿齿,四目老翁。
天丁力士,威南御凶, 天驺激戾,威北御锋。 三十万兵,卫我九重,
辟屍千里,去却不祥, 敢有小鬼,欲来见状? 夔天大斧,斩鬼五形。
炎帝烈血,北斗燃骨。 四民破骸,天猷灭类, 神刀一下,万鬼自消。 急急如律令
。——16卷某影崎没念完的口诀


(三)禁道
源于上古巫祝呼神使鬼的法术。魏晋时代随着玄学而兴起,后被吸纳进道术的体系之中。在和道家的气学结合后,逐渐演变成“气禁”和“咒禁”两类。据说魏晋时的术士们为在深山修行躲避虎蛇,常以禁道法术驱之。“禁”即为禁止之义,简而言之就是约束外物的能力。《太上正一咒鬼经》中对于禁道有段很牛X的描述:
吾含天地?,咒毒杀鬼方,咒金金自销,咒木木自折,咒水水自竭,咒火火自灭,咒山山自崩,
  咒石石自裂,咒神神自缚,咒鬼鬼自杀,咒祷祷自断,咒痈痈自决,咒毒毒自散,咒诅诅自灭
。」
禁道的概念很宽泛,只要涉及使役或驱辟的法术多与其有关。道士在配合禁道时,还常常会用咒枣咒水道符等增强效果。《魔法人力派遣会》小说12卷里,<协会>的刘芳兰使用的就是这个法术,其实说来还算是很主流的道术之一了。《食灵》里面所设定的咒禁道,其实也是来自于这一点灵感。

↓  这货不是左慈......     ↓ 被民工漫“借鉴”了的九字真言手诀,也源自禁道  ↓ 某道教神仙图



(四)丹家
道教修仙中极具代表性的技法,包括服饵、仙药、内丹等等。其中作为魏晋时代方士们追求的成仙捷径,金丹作为仙药可谓是上品中的上品。《抱朴子》记载传奇术师左慈为金丹的中兴之祖,也与其在天柱山石室内偶得金丹炼法秘笈的轶闻有关吧?按照《抱朴子·内篇·金丹》的记述,金丹可分为丹华、柔丹、还丹、饵丹、伏丹等九种。大多数不仅服后百日即可升仙,有的还能作为炼金的药引。这么看来,倒是有点类似于西方的贤者之石啊。(笑)
除了外丹以外,将炼丹的原理应用于人体亦可修炼内丹。丹家以火喻神,以金喻气,炼丹过程中融合了道家的气学原理。据说内丹修炼至高者可成就不生不死不增不灭之躯(汗- -A),同样被方士们实践着。当然,必须说的是,基于当时贫瘠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历史上因炼丹而领便当的人不在少数。

↓ 很霸气的道长哦                            ↓ 炉心融解什么的...好吧,仆自重        ↓ 古代丹鼎派实地作业图(- -!)


(五)数术
可以说是和阴阳五行思想结合得最紧密的道术了。在道教中,将推算未来、趋吉避凶的法术统称为数术。
尽管数术种类繁多,像风水、八字、命理、梅花易数、紫微斗数等均可纳入其中。但概括起来其实只有两类——以八卦卦象系统为基础的卜卦,和以星象干支系统为基础的相卦。中国数术中有名为三式的技术,即太乙神数、六爻八卦、奇门遁甲。其中前两者是为八卦系统的代表,而后者则是由干支系统所衍生。
当然无论是八卦还是干支数术,作为术数学家必修之源的当属传自六千余年前(囧- -)的河图洛书了。因为颇具传说性质的两部神秘图画,而由此诞生了《周易》和《洪范》两部数术之经典,其中所蕴藏地数理玄机更被视为后世一切数术之源。古语所谓“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也可体现其重要地位。
顺便说一句,尽管很多小说都会写到中国魔法,但会仔细提及数术的却不多。大概是因为其中的玄理确实复杂的缘故吧?仆以为研究这种上古传下来的文化精髓,果然还是天朝人比较有优势啊。
↓ 黄河浮出龙马,负河图献予伏羲 ↓ 洛河浮出神龟,驮洛书献给予大禹 ↓ 河图洛书之象
  


(六)方术
包括茅山派的咒法在内,道家修行中也会接触许多的方术。该类方术在历史上大多已轶失,唯有部分见于各代的记载之中。像《道家·七步尘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书中大量记载着的神仙轶闻中,此等方术多不胜数。常见的如辟谷法、辟兵法、替形法、尸解法、不溺法、调息法、导引法等等。具体操作也各有讲究,例如行辟兵法时,要借北斗与日月之符抵抗刀剑(《抱朴子》);而要行辟谷法时还会借助名为“引石散”的仙药。
之大一提的是,由于这些方术任何人可使用,因而大抵也属于下玄门所传授。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修仙求道之人不太过问富贵。因为对他们来说,世间荣华均属于尘世遗累,和修真之道并无助益,因而得道者中清贫之士亦不在少数。坊间有流传过一个“天罡三十六法 地煞七十二术”的方术类别,其实是网友自发创作出来的。喜欢的筒子们可以参考一下,仅图一笑罢了。
↓ 网友原创的富有中国特色的DND......啊不,修仙体系(- -!)
天罡三十六法:
斡旋造化 颠倒阴阳 移星换斗 回天返日  唤雨呼风 振山撼地 驾雾腾云 划江成陆  纵地金光 翻江搅海 指地成钢 五行大遁  

六甲奇门 逆知未来 鞭山移石 起死回生  飞身托迹 九息服气 导出元阳 降龙伏虎  补天浴日 推山填海 指石成金 正立无影
胎化易形 大小如意 花开顷刻 游神御气  隔垣洞见 回风返火 掌握五雷 潜渊缩地  飞砂走石 挟山超海 撒豆成兵 钉头七箭

地煞七十二术:
通幽 驱神 担山 禁水 借风 布雾 祈晴 祷雨  坐火 入水 掩日 御风 煮石 吐焰 吞刀 壶天  神行 履水 杖解 分身 隐形 续头 定身 斩妖
请仙 追魂 摄魄 招云 取月 搬运 嫁梦 支离  寄杖 断流 禳灾 解厄 黄白 剑术 射覆 土行  星数 布阵 假形 喷化 指化 尸解 移景 招来
迩去 聚兽 调禽 气禁 大力 透石 生光 障服  导引 服食 开壁 跃岩 萌头 登抄 喝水 卧雪  暴日 弄丸 符水 医药 知时 识地 辟谷 魇祷



(七)重要的道术思想
要说道术在东方魔法圈的深远影响,更多的还应归属其魔法思想吧。例如最有影响的“阴阳五行思想”,除了本身在道教的丹鼎派数术学中的影响外,其在海外更是直接影响到如日本阴阳道的产生,甚至五行本身都成了外国人对于东方魔法的固有印象了。当然,阴阳五行本身只是哲学思想,至于什么五行元素体系之类的魔法根本就是ACG的YY罢了。
此外,道家的“气学说”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就像世界上其他主张魔法基于某种能量的学说一样,道家所谓的“真气”就是这种魔法能量理论的东方版本。由气学引申出来的经络说、气脉说、中医气穴理论,基本都遵循着类似的原理。某种程度上印度瑜伽普纳系统、道家的气功也属其范畴。
其他的诸如“元神说”、“三魂七魄说”等理论,也影响和渗透着东方玄学世界观的形成。
很齐全的五行对应表                       ↓ 比较直观的五行生克表                       ↓ 五行与八卦匹配


——————————————————————————————————————————————————

巫技

* 作为除道术外中国魔法的另一大代表,即是自古代流传下来的巫祝之术了。
和通过修行习得的道术相比,上古的巫祝之术可以看作是中国魔法更具实践性的例子之一。
巫祝之术据说源于中国楚地,最初是尧舜时代巫医神祝祭祀日月山川等神灵的仪式。在那个时代,古人的信仰还停留在较原始的“泛灵论”阶段。人们对于天生异星、江河泛滥等自然现象的认识不足,因而在此基础上为自然万物附会上了神灵的存在。时至今日,中国西南地区流传的驱傩、禳除等民间巫术,也是留传自上古时代楚地巫术的典型代表。
上古的巫祝也被称为“女丑”,除了要主持仪式抚慰神灵外,巫祝们也会使用些祝诅、占卜等替人祛病行咒的法术。随着历史发展,这些巫祝女丑们渐渐销声匿迹,但经由他们之手传承下来的源自上古的巫术却在不断发展。原本单纯的仪式法开始扩大,慢慢变成了涵盖的驱傩、祝诅、杂卜在内的中国咒术体系。而作为女丑们的后裔,使用这些上古咒术的人也被称为“术士”,成为除仙人道士外的另一大群中国魔法师的代表。
(二者身份的包含关系大概是:道士多为术士,而术士鲜为道士)

几点需要提及的概念是
首先,和道术的不同的是,巫祝之术仅仅是后人的归类。尽管源头均源自上古,但在后世发展中几乎是旁收杂垄、无所不包的。
其中甚至有很多和古代巫祝毫无关系的法术都被纳入其中,唯一的原因只是它们都被术士们采用过罢了。
这点,原本起源于上古“啸术”,后来却被道教所吸纳的“咒禁”就是典型的例子。

其次,巫祝之术没有固定的神灵信仰作为魔法的中核。道术中有严密的神仙体系支撑,故而在修行中可以引人升入更高境界。
而注重实践性的巫祝之术,更多地还是在于施法上。即便有部分法术如驱傩会涉及神灵,也大多是和民间及上古神灵信仰有关。
因而在道教来看,这些巫法咒术只能算是“左道旁门”了。

——————————————————————————————————————————————————
* 接下来对于巫祝之术也简单地介绍一些有名的法术实例。
由于巫祝之术本身并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因此试图从传承上进行分类也是一件困难的事。仆在这个帖子里就暂且将其按照形式分为“仪式、祝诅、杂卜”等部分进行阐释,至于具体的实例则全由其实践性来说明了。毕竟,作为更为原始的咒术类的魔法,其善恶之别仍然由使用者的意志来决定啊。

(一)仪式咒术
可以算作是这一系统的本源。古代的人们为了控制自然,便为自然万物附会了神灵的存在。当有了施法对象之后,接着而来的便是抚慰这些存在的方式,这就是上古的仪式,也可以说是与神灵沟通的方式。在仪式中常见的几种类型,大致包括祈雨仪式、驱傩仪式、招魂仪式。有趣的是,此三者也恰恰对应着古人们的生产活动、精神信仰以及灵魂观念。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仪式在古代的重要地位。

(1)例如,周代有名为“雩礼”的祈雨仪式,通过举行祭祀并献上牺牲“玉帛”,以此向司掌降雨的山川百泽神灵祈愿。《礼记·月令》中就有关于此的描述。此外,在祈雨是还会用到“蟠龙玉”之类的神器,也是中国自古就有的祈求水族行雨的“龙蛇感应术”的传统。天朝面堂兄的小说《长安幻夜》的第一篇《玉龙子》讲述的就是这个法术。

(2)又例如古代术士们招魂时,常会使用一种名为“啸术”的技法。在周朝、汉代的啸没有歌词,仅以口部发出具有召唤异类力量的咒曲。其力量更能召唤风雨鸟兽。《楚辞·招魂》中就有用“啸”招魂的描述:魂兮归来!入修门些。工祝招君,背行先些。秦篝齐缕,郑绵络些。招具该备,永啸呼些。魂兮归来!反故居些。当然,除此之外招魂的方式也很多。在一些宫廷轶闻中,似乎很多皇帝都有过请术士招魂的传闻呢!

(3)此外,如今仍流传于民间的岁末驱傩习俗,也是古代人祈求平安的传统。最早的驱傩形式,据说源于古代氏族在狩猎时驱兽的动作。简而言之就是为了驱逐邪恶的怪物,人们通过化妆或巫术的行为将恶兽吓走。其中驱傩舞的形式,也就是后世道士们所用的“禹步”的原型。
商代祈雨的蟠龙玉石           ↓ 行云布雨的龙族,其实是到后世开始被信仰的   ↓ 天朝漫画家笔下的龙君形象
  

(二)祝诅咒术
可以算作是巫祝之术的重要组成。与仪式法术源流不同,此类祝诅之术大多是由民间流传开的。如果按照弗雷泽金枝》中的咒术原理来分,大多都可以被归入“共感法则”中。有趣的是,恰恰是这类多应用于他人身上的咒法,反倒成了中国魔法在海外颇具影响力的代表。有时不禁感叹,果然再邪恶的咒法都是依照人的意志完成的啊。

(1)此类法术中,最典型的就属“蛊毒”了。具体内容不加赘述,比较经典的就有用食锦蚕来炼制的“金蚕蛊”,以及《隋书》中提到的独孤氏用猫的生灵来制作成的“猫鬼”等等。比如日本稻荷信仰中的“管狐”,就很类似于这种蛊术。通常除了制造蛊虫之外,魔法中也有种通过聚集灵来炼蛊的方法。据说以此法施行的蛊术,威力和邪恶度都更为惊人。小野主上的《Ghost hunt》里就有过这样的例子。当然,蛊毒之好坏全凭术士本身。事实上在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有用蛊制作药材和食材的用法。

(2)咒诅术里另外要说的,就是有名的“厌胜”之术了。厌胜中的厌系通假字,读作压(ya),意为“压而胜之”。
厌胜又名为厌魅,按照作用可分为“厌胜”和“魅道”两种。前者在于他人身上施压咒缚,后者则在于用咒法魅惑他人。术士在施行厌胜之术时,通常会使用刻有被诅咒者名氏的人形木片,将其埋入不同地方即可完成诅咒。古时候认为建造房子的木工们擅用此术,因此会有木工厌胜的说法。流传于南洋地区的降头术等,就是由厌魅之类的咒法演变过去的。而除了《Ghost hunt》里有提到外,像《地狱少女》里涉及到的日本稻草人咒法“丑时参咒”,也可看作厌胜之术在东洋日本的变形。
当然,厌胜也可以善用。例如将恶灵之名刻于厌胜物之上,亦可起到镇灵的作用。民俗中的压岁钱,也源于汉代的厌胜钱的传统。

(3)此外,祝诅术中还有些像剪纸成兵术跳尸赶尸术等等,也属于这类型的法术代表。
↓  蛊毒什么的最恐怖了          ↓ 厌胜与辟邪“桃符”   ↓ 某日本咒法...
   

(三)辟邪咒术
在巫祝之术中,还有很多如今已演变成民俗的咒术。CLAMP的灵异漫画《XXXHOLIC》连载前期就描绘过很多相关的法术。这些法术大体都是古人用于辟邪保身的作用,由于其力量便来源于“不可打破的禁忌或约束”,因而被古人们长期恪守着,慢慢融入了生活忌讳之中,不再有魔法的形式。但论起根源,过去确是实实在在的强大法术呢。

首先要介绍的,就是“为物品赋予神力来护身”的咒术。秦代之前有名为“衅礼”的法术,古人认为用血涂抹祭祀的神器可以使之赋有灵性。西方魔法中很多用到血祭的仪式,和“衅礼”就十分类似。此外,古人还认为吹出的气息和唾沫沾有人的精气,因此以“吹息”来为纸张赋予灵力的做法也很普遍。《夏目友人帐》中归还名字时的方法,就很像是“吹息”的样子。

其次,还有一些专门靠破除忌讳来解除咒邪的法术。比如《搜神记》中宋定伯捉鬼的故事里,就提到了让鬼邪显形的“噗唾之法”(太恶心了,具体意思自行脑补)。还有像是故意打破镜子来破除咒缚的“破镜之法”,也是对于“不可打破镜子”的忌讳的逆用。再比如通过提及妖物的名字来支配其的“破名讳”,则是通过名字来控制妖物的典型例子。《十二国记》中麒麟折服“使令”的做法,就和此术和接近。

当然还有很多如今已不见原形的法术,像民居以铜镜镇宅,官府也要以刚卯(印章)加以镇护。夜晚吹口哨易招致妖物,将艾草、蓬蒿、桃木等植物作为辟邪挂饰随身佩戴等习俗,如果要一一溯源的话,皆是处于此类法术的演变呢。
夏目归还名字时需要“吹气”铜镜灵化习俗在东方有很深的渊源     ↓ 《山海经》中的部分妖魔
    

(四)杂卜之术
除了像“”这种中国官方的占卜之术外,从更早的上古时代起,民间就已流传着许多更加容易的占卜法。尽管从原理上看这些民间杂卜之术不似八卦那么复杂,但两者根本上都是“将现象视作天意,再用话语解释之”罢了。因而从这点上看,杂卜之术的原理也未必比八卦占卜低劣到哪里去呢。这一部分仆就简单句些例子就好,像早于周易产生的用龟甲兽骨占卜的“甲骨卜”,江南地区用米粒置于锅中进行的“卜流花”,用数面镜子进行的“镜听卜”,通过路上听到的话来判断的“求响卜”等等,皆是此类法术的实际应用吧。

——————————————————————————————————————————————————————————————————————————————

拉拉杂杂扯了一整篇,基本上也对中国魔法进行了大致程度上的概述。这么看起来,天朝也不愧是泱泱魔法大国呢!(笑)
很长时间里仆等对于西方诸如DND的魔法,一直有着某种先入为主的观念,自然也就将此想法套用到其他作品之中。
但是有些时候,如果能够暂且跳出固有的体系而对其他资源进行一个更高的统括的话,或许也能发现原本看不到的。
总而言之,魔法也好传说也好,一直是很有意思的讨论内容。
不管怎样,关于中国魔法的考证,还希望各位喜欢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右键在新窗口打开)

x

评分

参与人数 3轻币 +220 收起 理由
芦荟 + 70
crowcrowcrow + 100 受教了
32165421 + 50 话说题目“细靠”,别字吧。 辛苦了、、、 ...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9-30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32165421 于 2010-9-30 23:26 编辑

GJ。
先占沙发。
昨天没来,居然也能赶上、、、、

最近在起点看到了荆轲守的一篇文章,联系起来很早时在天涯看的张天师的历史,颇有感触——主要是政治方面的。其实道教也一直在朝“异端审判”而努力呢。
说起来,被人确认成就不老的,多是道教兴起以前的人物,之后的“成仙”,便基本上是领便当的修饰了。
曾听人说过,有老农热天在田里耕作,口发啸声而使阴云聚集,凉风起。应该是咒术的孑遗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轻币 +15 收起 理由
芦荟 + 1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9-30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闪耀之星 于 2010-9-30 22:55 编辑

我对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之浅薄感到惶恐,竟不知道怎么跟LZ讨论了,因此我等了10分钟等着有人先占沙发而不敢妄取。

这样吧,既然不知道如何回复,干脆先膜拜并感谢LZ这次的考证再次使在下大开了眼界,假如我想到什么想说的话再写上来吧。
发表于 2010-9-30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起来一直跟魔法人力派遣公司的吾辈从来没仔细想过魔法体系的问题实在无地自容…
向来看小说只是知道犹如影崎半仙之体可以镇龙脉这种含糊的概念…又比如campione中护堂化身有什么力量…也难怪经常觉得故事里的人物力量毫无依冯而少了不少动力…
其实只消问问有多少人看过山海经想必大多数人也最多只是从轩辕剑或是搜神记有所接触,轻国里有篇山海经怪物的注释吾辈甚至十之八九都不识字…也是无可奈何…

评分

参与人数 1轻币 +20 收起 理由
芦荟 + 20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9-30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闪耀之星
不要在意,感兴趣的话这些东西看看就好。
只要有爱,什么都可以讨论嘛~~~
这类内容较少有人整理,其实还是挺有爱的
发表于 2010-9-30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表示完全看不懂啊……收藏个先,说不定以后自己想写的时候还要参考呢~
发表于 2010-9-30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佛教系列么……
发表于 2010-10-1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之前出租魔法使的后续么,整理辛苦了,应该还有后续吧,倒是从这个了解了为什么中国神话复杂的原因。
会回来进行修改的,认真的帖子舍不得乱回……其实我对这个也挺感兴趣的。
发表于 2010-10-1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居然有关道教的东西 啊啊 真是激动的说
-v-  最初似乎是从  古代部落开始的吧 打蚩尤的那会子 就已经有了  
   而且最让人感动的是  说得好详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10-1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朝文化V5啊   不过 起点那些小说 多多少少都会扯到这些 我看的厌烦

评分

参与人数 1轻币 +1 收起 理由
wengcheong + 1 刷版,请注意不要再犯了哦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0-1 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看到這麼詳細的分析
樓主家中或自身不會就是某教派的成員吧?
或是宗教相關科系的?
发表于 2010-10-1 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种左慈还是日本的(明明都说中国)

看这贴怎么感觉像宗教煽动一样
发表于 2010-10-1 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除了感觉到LZ非常之强大之外,我什么也说不出来了。。。话说对这类东东完全不了解啊,很多都不懂啊。。。
发表于 2010-10-1 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只能说看到那些图片被卡住还没出现的时候脑子大概就开始晕了……尤其是看到64卦方圆图的时候 有好多字好多理论 通通无法深入浅出让人轻易明了的东东 话说最多感慨的还是这些东西要是不曾失传就好了啊……至少俺很希望它们可以一直存在于不必为人所知的角落 请一直存在下去
发表于 2010-10-1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樓主真是太GJ了,我本來就對這些東西有一定的興趣,無奈於書上的知識太過艱澀,幸好樓主寫得挺平易近人的
发表于 2010-10-1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总觉得连中国自己的道术系统连中国人有事自己也弄不懂...
希望能整理一份出来丢到写研区的资料馆里....
发表于 2010-10-1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类什么的好细    我几乎一点都不知道
再次膜拜天朝的威武
发表于 2010-10-1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强大,非常喜欢魔法人力派遣公司,不过说到里面的法术,也不知道是翻译还是原文,说道教是中庸让我纠结了半天……
发表于 2010-10-1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中国魔法,我只想到《恶灵猎人》中的林,他会道术之类的术法,《放课后的诅咒者》这一篇也是由于他识破了有人使用蛊术的手段培养灵,事件才得以解决的来着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中国魔法,我只想到《恶灵猎人》中的林,他会道术之类的术法,《放课后的诅咒者》这一篇也是由于他识破 ...
88850282 发表于 2010-10-1 10:07

哈哈,《Ghost hunter》同好呢!小野主上就是粉丝遍地啊~~
还记得当时看TV版的时候,那感觉简直跟看恐怖片似的,汗- -!
按说林应该就是那种擅用咒术的术士吧?或者说只是个以道士为副业的居士?
其实真实的历史上正统的道士们还是挺安分守己的,真正活跃在江湖上的大多皆为术士。
这也就是为啥仆说“道士多为术士,但术士鲜为道士”,术士的群体可比道士庞大得多啊!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轻之国度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5-9 23: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