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体中文

轻之国度

 找回密码
 注册(右键在新窗口打开)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6|回复: 5
收起左侧

Dr. Stone知識傳承疑問(動畫16、17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1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xzxa698 于 2019-11-2 18:04 编辑

開頭預警防雷,動畫16、17劇情雷


防雷過了要進入正題囉!!!

總結先放在前頭:有心傳承派、傳承困難派的爭執。

有心派:有心就做得到啊,只差在傳多傳少。
困難派:最少要傳多少?傳甚麼?
有心派:挑重點啊,沒人要他全部都寫啊。
困難派:@#$%(話都給你講就好了嘛)


最後的防雷,趁現在快走啊!!!


動畫前情提要:某天地表全世界所有人受到石化光線影響,只有太空站的六名太空人逃過一劫。
經歷返回地球的危機後,終於在一座環海的荒島上建立居住地。
這時擁有的資源與工具,無盡的樹木、石塊、石化人的農田、海洋物產、野外求生金屬工具組,無法確定是否有礦物資源。

試問:在這種環境下,食物、飲水、鹽、衣物、房屋都得自行取得
六名成年男女的太空人(知識背景兩位醫生、一位歌姬、一位教授、兩位不明)並受過野外求生訓練
他們有辦法做到知識、技術傳承嗎?作者所描繪3700年後的石神村科技樹合理嗎?

1要如何傳承(以文字或口傳)?
2-1若以文字傳承,需要以甚麼物品作為資訊載體(如竹簡、木簡)?再問準備教材需要耗費多少時間呢?
2-2若以口頭傳承,要怎麼教導後代知識與技術呢?沒有文字傳承,可以傳承多少知識?
3你認為最低該具備哪些知識、技術?怎樣的知識、技術水準可以讓後代迅速徒手造高達呢(滑稽)?



目前個人看到有兩派說法在爭論,讓各位參考看看。


1有心傳承派:只要有心去做一定可以成功。作者設定不合邏輯。

論點佐證1:一個體力差的少年千空,都有辦法邊做研究邊生活,怎麼可能六個成年太空人辦不到?
論點佐證2:百物語都能傳千年了,怎麼可能連一點現代知識、技術都沒有傳承?除非一開始根本沒做過。
論點佐證3:指南針很簡單,單車也很簡單啊。
(指南針要做的確滿簡單,找到磁石就好。
找到一個案例木單車,青島的師傅做的,採用槓桿原理取代鍊條、齒輪,花了「三個月」的時間製作完成。
好奇哪位輕友有這項木工手藝嗎?)



2傳承困難派:有許多問題要克服,教材:文字、數學、物理、化學、材料(冶煉),知識、技術失傳

知識傳承可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空有知識,卻缺乏工具、資源,進而無從教導後代掌握知識與技術(加工方法、精度)。

文字:常用中文字2000~4800字,且沒有文字從何來學習後續幾項知識。
不識文字就是文盲,文盲的學習方式只有口傳、親傳、突發奇想。
但要準備教材,要先準備木簡。木簡從伐木開始,劈成合適大小,然後火烤以利保存(避免蟲蝕、潮濕腐壞),
接著再刻上文字(沒有墨水、用刀刻且非用石器刻,還有可能刻壞木簡、無法訂正錯字),最後以繩子編輯成卷。
目前查到的數據,一片木簡對應10~40字,秦朝每萬字對應千片木簡。現代兒童啟蒙繪本1000~2000字(拼音文字則更多)。

有沒有輕友知道刻一個字要花多久時間呢?不求精美,能看得出筆畫的那種就好。
光第一項要準備文字的啟蒙讀物就需要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後續還有教育問題。
至於數學、物理、化學、冶煉(材料)就暫且略過不提了。

评分

参与人数 4轻币 +46 收起 理由
FairyTailEND + 13 淡定
andolf + 12 淡定
MooerFoes + 10 认真讨论
瑞雪飞扬 + 11 淡定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11-1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千空以自身解除石化經驗為基礎,開發了復活藥劑,故可以穩定地募集具有一定知識與體力的勞動力(不考慮實際的主線劇情中洞窟被佔的問題)
而六人無法復活石像,新增的人口就只有幼兒,能做到的事較為受限。

评分

参与人数 1轻币 +13 收起 理由
FairyTailEND + 1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11-1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六个人有现代知识,但是没有轻松实现的手段,比如说知道水泥的配比,但是根本没法生产部分原料,也没法炼钢,那就根本造不出现代化的大楼。
对这些人来说,能让自己的后代掌握野外求生的技巧和语言文字或许已经是极限,因为就这么小的环境想让后代理解他们在专门院校内了解的知识太难了。刻字保留信息绝对是靠谱的,但是首先他们的专业知识后来人未必可以理解,因为后来人可能缺乏【前置知识】,就像学高数之前不能连加减乘除和函数都不懂。当然,我个人认为他们完全可以让后代把抄书刻字当作一种仪式不断做下去,无非不知道要抄多少东西罢了。
总的来说,我还没看动画,但是既然是个故事,那就更要看重故事性,戏剧性,可能没有抄书不太合理,但假如这种设置对故事往后的发展有好处,那就可以接受

评分

参与人数 3轻币 +35 收起 理由
hc61216 + 10 认真回复
FairyTailEND + 13 认真回复
andolf + 12 认真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MooerFoes 发表于 2019-11-1 20:48
这六个人有现代知识,但是没有轻松实现的手段,比如说知道水泥的配比,但是根本没法生产部分原料,也没法炼 ...

我是站在傳承困難派那邊,有心傳承派最大癥結在於沒有提出一個有效且穩定的傳承方式,

如果沒有教材,我也想不通該怎麼教育小孩到小學程度;而且教材準備還要耗費一大堆時間。

再來沒有龐大的人口基數,人類的發明與進步其實發常緩慢,即使留下文字紀錄歷史、知識、技術,也無法立即填補巨大的勞力需求,舉例煉鐵就要十多人連續燒上三天才能獲得鐵器。

而留下文字,後代卻無法解讀,看不懂數學、物理符號代表的意義,就變成無用的傳承。這大概要轉職考古學家才能研究得出來,可是考古學家又不是數學家或物理學家,能不能解讀還是難說呢。
发表于 2019-11-2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字不是难事,找块沙地,拿根树枝就能学。况且有树有农田,造纸不是分分钟的事情么。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xzxa698 于 2019-11-2 18:06 编辑
nhuoj 发表于 2019-11-2 13:15
学字不是难事,找块沙地,拿根树枝就能学。况且有树有农田,造纸不是分分钟的事情么。 ...

寫在前頭,寫了一大段資料,沒有下特別結論,因為查資料、寫得有些累了@@

首先要有人懂造紙,為方便討論就假設有,否則沒辦法繼續討論。
學字,以拼音文字確實簡單很多。


簡略造紙過程:(資料來源網路)
1.原木處理:原木剝皮,切成碎片。
2.纖維加工:加入(NaOH)鹼性溶液蒸煮,混和不同纖維比例。
3.乾燥

第一步,手上有金屬刀還算容易過關,但後代並沒有習得煉鐵(見四樓),以後拿石器砍樹也行。

第二步,要取得氫氧化鈉,氨水+鹽水(海)+二氧化碳+水得到碳酸氫鈉,碳酸氫鈉加熱得到碳酸鈉,碳酸鈉+水得到氫氧化鈉。而氨以乾餾含氮的蔬菜及動物的糞便獲得。

第三步,乾燥。




小書痴造紙法:(取自漫畫13話、小說第一部第二卷─動手做和造紙、開始做紙)
(總耗時:4天+太陽曝曬好幾天+其他手工活,第二部好像有優化的時間不過懶得翻書了)

1.挑樹種、砍樹 (要刀具)
2.蒸煮(開始做紙,一鐘)後剝下黑色表皮 (要陶製或鐵製鍋子、蒸籠)
3.蒸過的樹枝泡進冷水,再趁熱剝下表皮 (要在水源附近)
4.曬乾(開始造紙,「讓樹皮曬了好幾天的太陽」),還要在河裏浸泡一天以上的時間再剝下白色樹皮 (用石製或鐵製刀剝皮)
5.用灰燼和水把白色樹皮煮到變軟

6.煮過的白色樹皮放在河川裏浸泡一天以上,洗掉灰燼,再放在太陽底下曬乾
7.挑掉受損的纖維和清理樹節
8.槌打纖維直到變得像棉花一樣軟 (需要四方形的木棒)
9.磓打過的纖維加水和黏着劑攪拌均勻 (歐托家的邀請函,黏著劑以植物或昆蟲的體液)
10.用抄紙器抄紙 (用來篩紙的抄紙器)

11.拿下抄紙器上的竹簾,把附在竹簾上的紙膜移到置紙板上,放置一天一夜等它自然瀝乾 (置紙板)
12.用重石慢慢加壓,繼續把水分壓出來。好像只要壓上二十四小時,黏着劑的黏性就會完全消失 (重石)
13.從置紙板上一張張地小心撕下紙膜,貼在板子上放在太陽下曬乾
14.終於完成

扣除放置類的工序,其他手工活所耗費的時間倒是沒有提及,但是可以肯定這麼說「造紙不是分分鍾的事情」。
墨水可以從植物的汁液調配,但要找到適合大量榨汁的植物;另外還需要儲存墨水的容器。筆可以用鵝毛筆(鳥羽)或毛筆,毛筆用動物毛找出合適沾墨水的混和毛比例。


一天可工作時間絕大多是白天,晚上沒電燈可以用。可用勞力六名成年人+不知數量的後代,日常負責採集食物(或耕作)、飲水、撿柴(若有避冬需求則要伐木)、煮飯(如果生食可忽略),其他勞作如製作衣物、建房屋、製作工具(石器、陶器)。

看起來要湊出造紙的時間還是有可能,接下來就是編寫教材,小學程度大多是文字與數學的學習,初中則有文字、數學、科學(物理、化學)。恩....這要很大量的時間手工撰寫,以個人作文考試經驗,一小時大約700~1000字,但自製筆肯定不如鉛筆、原子筆好寫。

物理跟數學屬於比較純粹的知識,但化學需要實驗去驗證,尤其在這種必須自行從頭製作化學原料的狀況(如文章開頭的氫氧化納製備、動畫千空),無法允許快速、簡單取得化學原料,否則化學只是空有知識但沒有技術的空殼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轻币 +2 收起 理由
hc61216 + 2 认真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轻之国度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1 11: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